简述单元测试的目的。 

题目

简述单元测试的目的。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单元测试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检查单元模块内部的错误,为软件的评审验收提供依据;
(2)单元测试是以程序设计说明书和之前所作的测试数据(正常的和错误的)为指导,测试模块内重要的路径,以检查出错误;
(3)检验信息能否正确地流入和流出单元;
(4)在单元测试工作过程中,其内部数据能否保持其完整性,包括内部数据的形式、内容及相互关系不发生错误,也包括全局变量在单元中的处理和影响;
(5)在为限制数据加工而设置的边界处,能否正确工作;
(6)单元的运行能否做到满足特定的逻辑覆盖;
(7)单元中发生了错误,其中的出错处理措施是否有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Xunit测试框架具有哪些优点,使得现行的软件单元测试完全基于Xunit框架。


正确答案:可以使测试代码与产品代码分开。 针对某一个类的测试代码通过较少的改动便可以应用于另一个类的测试。 易于集成到测试人员的构建过程中,XUnit和Ant的结合可以实施增量开发。 XUnit是公开源代码的,可以进行二次开发。 可以方便地对XUnit进行扩展。

第2题:

对于单元测试框架,除了用于Java的JUnit还有CppUnit、NUnit等,它们是()?

A.C++单元测试框架、.NET单元测试框架

B.C语言单元测试框架、通用单元测试框架

C.C++单元测试框架、自动化单元测试框架

D.自动化单元测试框架、.NET单元测试框架


参考答案:A

第3题:

简述单元测试、集成测试以及确认测试所对应的测试对象。


参考答案:单元测试:代码和详细设计文档
集成测试:详细设计和概要设计文档
确认测试:概要设计和需求规格说明

第4题:

分别简述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的任务。


正确答案: 1.单元测试:又称模块测试,着重对软件设计的最小单元——软件构件或模块进行验证。单元测试根据设计描述,对重要的控制路径进行测试,已发现构建或模块内部的错误,通常采用白盒测试,并且多个构件或模块可以并行测试。单元测试的主要内容:接口、局部数据结构、边界条件、独立路径和错误处理路径。
2.集成测试:也叫组装测试或联合测试。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将所有模块按照要求组装成为子系统或系统,进行集成测试。使用黑盒测试方法测试集成的功能,并且对以前的集成进行回归测试。
3.确认测试:经集成测试后,已经按照设计把所有的模块组装成一个完整的软件系统,接口错误也已经基本排除了,接着就应该进一步验证软件的有效性,这就是确认测试的任务,即软件的功能和性能如同用户所合理期待的那样。
4.系统测试:将已经确认的软件、计算机硬件、外设、网络等其他元素结合在一起,进行信息系统的各种组装测试和确认测试,系统测试是针对整个产品系统进行的测试,目的是验证系统是否满足了需求规格的定义,找出与需求规格不符或与之矛盾的地方,从而提高更加完善的方案。

第5题:

简述单元测试的内容。
单元测试的内容有:
(1)模块接口测试:对通过被测模块的数据流进行测试。为此,对模块接口,包括参数表、调用子模块的参数、全程数据、文件输入/输出操作都必须检查。
(2)局部数据结构测试:设计测试用例检查数据类型说明、初始化、缺省值等方面的问题,还要查清全程数据对模块的影响。
(3)路径测试:选择适当的测试用例,对模块中重要的执行路径进行测试。对基本执行路径和循环进行测试可以发现大量路径错误。
(4)错误处理测试:检查模块的错误处理功能是否包含有错误或缺陷。例如,是否拒绝不合理的输入;出错的描述是否难以理解、是否对错误定位有误、是否出错原因报告有误、是否对错误条件的处理不正确;在对错误处理之前错误条件是否已经引起系统的干预等。
(5)边界测试:要特别注意数据流、控制流中刚好等于、大于或小于确定的比较值时出错的可能性。对这些地方要仔细地选择测试用例,认真加以测试。
(6)此外,如果对模块运行时间有要求的话,还要专门进行关键路径测试,以确定最坏情况下和平均意义下影响模块运行时间的因素。这类信息对进行性能评价是十分有用的。

第6题:

通常软件测试实施的步骤是()。

A.集成测试、单元测试、确认测试

B.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

C.确认测试、集成测试、单元测试

D.单元测试、确认测试、集成测试


正确答案:B

第7题:

系统测试过程包括()。

A: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
B:单元测试、模块测试、确认测试
C:单元测试、确认测试、模块测试
D:单元测试、集成测试、模块测试

答案:A
解析:
系统测试过程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故选A。

第8题:

关于面向对象软件单元测试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 面向对象软件中可独立被测试的单元通常是一个类族

B) 面向对象软件中可独立被测试的单元也可能是一个独立的类

C) 面向对象的单元测试分为方法层次、类层次和类树层次的测试

D) 面向对象的单元测试与面向过程的单元测试目的相同

A.

B.

C.

D.


正确答案:D
解析:A、B、C选项中关于面向对象软件单元测试的陈述都是正确的,面向对象软件的测试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检查分析结果是否符合相应面向对象分析方法的要求;检查分析结果是否可以满足软件要求。与面向过程的测试有着不同的测试目的。

第9题:

试比较面向对象单元测试与传统结构化单元测试的异同。


正确答案:相同之在于是都是测试程序的最小执行单元,如函数、操作。但面向对象的单元概念发生了改变,封装导致了类和对象成为了最小的可测试单元,而一个类可以包含一组不同的操作,并且一个特定的操作还又可能被多个子类继承而共同拥有。因此,在进行面向对象单元测试时,不能孤立地测试单个操作,而应该把操作作为类的一部分来测试。

第10题:

简述JUnit单元测试步骤。


正确答案: 1.判断组件的功能:通过定义应用的整体需求,然后将系统划分成几个对象;
2.设计组件行为:依据所处理的过程,可以通过一个正规或者非正规的过程实现组件行为的设计,可以使用UML或者其他文档视图来设计组件行为,从而为组件的测试打下基础;
3.编写单元测试程序(或测试用例)确认组件行为:这个阶段应假定组件的编码已经结束而组件工作正常,需要编写单元测试程序来确定其功能是否和预定义的功能相同,测试程序需要考虑所有正常和意外的输入,以及特定的方法能产生的溢出;
4.编写组件并执行测试:首先创建类及其所对应的方法标识,然后遍历每个测试实例,为其编写相应代码使其顺利通过,然后返回测试。继续这个过程直至所有实例通过;
5.测试替代品:对组件行为的其他方式进行考虑,设计更周全的输入或者其他错误条件,编写测试用例来捕获这些条件,然后修改代码使得测试通过;
6.重整代码:如果有必要,在编码结束时对代码进行重整和优化,改动后返回单元测试并确认测试通过;
7.当组件有新的行为时,编写新的测试用例:每次在组件中发现故障,编写一个测试实例重复这个故障,然后修改组件以保证测试实例通过。同样,当发现新的需求或已有的需求改变时,编写或修改测试实例以响应此改变,然后修改代码;
8.代码修改,重复测试:每次代码修改时,重复所有的测试以确保没有打乱代码。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