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止砌体房屋底层墙体出现裂缝,下列措施中哪些是不合理的()

题目

为防止砌体房屋底层墙体出现裂缝,下列措施中哪些是不合理的()

  • A、增加基础圈梁的刚度
  • B、在底层的窗台下墙体灰缝内设置3道焊接钢筋网片或2Φ6钢筋,并伸入两边窗间墙不小于600mm
  • C、采用钢筋混凝土窗台板,窗台板嵌入窗间墙内不小于600mm
  • D、采用装配式有檩体系钢筋混凝土屋盖
  • E、房屋顶层端部墙体内应适当增设构造柱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为防止或减轻砌体房屋底层墙体裂缝,在工程设计中采用下列何种做法不合理?
(A)在底层的窗台下墙体灰缝内,设置3道焊接钢筋网片或2φ6钢筋,并伸入两边窗间墙内不小于600mm
(B)砌筑砂浆强度由M7. 5提高到M10
(C)增大基础圈梁的刚度
(D)减小一层顶现浇混凝土楼板的厚度


答案:D
解析:
答案:(D)
解答:(A)正确,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6. 3. 3条第2款。
(B)正确,砂浆强度愈高、抗拉强度愈大。
(C)正确,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 6. 3.3条第1款。
(D)错误,楼板厚度与墙体抗裂没有关联。

第2题:

下列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现象中,主要原因不是地基不均匀下沉引起的是( )。

A、纵墙两端出现斜裂缝
B、裂缝通过窗口两个对角
C、窗间墙出现水平裂缝
D、窗间墙出现竖向裂缝

答案:D
解析:
教材P241
【知识点】砌体工程中主要质量问题及防治。因地基不均匀下沉引起的墙体裂缝有:(1)在纵墙的两端出现斜裂缝,多数裂缝通过窗口的两个对角,裂缝向沉降较大的方向倾斜,并由下向上发展。裂缝多在墙体下部,向上逐渐减少,裂缝宽度下大上小,常常在房屋建成后不久就出现,其数量及宽度随时间而逐渐发展;(2)在窗间墙的上下对角处成对出现水平裂缝,沉降大的一边裂缝在下,沉降小的一边裂缝在上。(3)在纵墙中央的顶部和底部窗台处出现竖向裂缝,裂缝上宽下窄。当纵墙顶部有圈梁时,顶层中央顶部竖向裂缝较少。

第3题:

为减轻在砌体结构顶层墙体出现的八字裂缝, 应采取( )措施。

A. 设置基础圈梁

B. 控制房屋的长高比

C. 设置变形缝

D. 在屋面板与圈梁间设置滑动层


参考答案:D

第4题:

下列关于防止或减轻砌体结构墙体开裂的技术措施中,何项不正确?( )

A.设置屋顶保温、隔热层可防止或减轻房屋顶层墙体裂缝
B.增大基础圈梁刚度可防止或减轻房屋底层墙体裂缝
C.加大屋顶层现浇混凝土楼板厚度是防止或减轻屋顶层墙体裂缝的最有效措施
D.女儿墙设置贯通其全高的构造柱并与顶部钢筋混凝土压顶整浇,可防止或减轻房屋顶层墙体裂缝

答案:C
解析:
加大屋顶层现浇混凝土楼板厚度将加大屋盖的刚度,当其产生温度变形时,将对下部砌体墙体产生更大的作用力,促使墙体产生裂缝。

第5题: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规定,采取以下哪些措施,可防止或减轻砌体房屋顶层墙体的裂缝?( )Ⅰ.女儿墙设置构造柱,且构造柱可仅设在房屋四角处;Ⅱ.屋面应设置保温、隔热层;Ⅲ.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与墙体圈梁的接触面设置水平滑动层;Ⅳ.房屋顶层端部墙体内适当增设构造柱

A.Ⅰ、Ⅱ、Ⅲ
B.Ⅰ、Ⅱ、Ⅳ
C.Ⅰ、Ⅲ、Ⅳ
D.Ⅱ、Ⅲ、Ⅳ

答案:D
解析: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第6.5.2条第7款规定,女儿墙应设置构造柱,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m,构造柱应伸至女儿墙顶并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压顶整浇在一起。

第6题: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规定,采取以下( )措施,可防止或减轻砌体房屋顶层墙体的裂缝。Ⅰ.女儿墙设置构造柱,且构造柱可仅设在房屋四角处Ⅱ.屋面应设置保温、隔热层Ⅲ.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与墙体圈梁的接触面设置水平滑动层Ⅳ,房屋顶层端部墙体内适当增设构造柱

A.Ⅰ、Ⅱ、Ⅲ
B.Ⅰ、Ⅱ、Ⅳ
C.Ⅰ、Ⅲ、Ⅳ
D.Ⅱ、Ⅲ、Ⅳ

答案:D
解析:

第7题:

砌体结构房屋,为防止温差和墙体干缩引起墙体竖向裂缝而设置的伸缩缝,从砌体类别来考虑,下列各种砌体中,对伸缩缝的要求最高(即要求间距为最小)的是( )。

A.粘土砖墙
B.空心粘土砖墙
C.石砌体墙
D.混凝土砌块墙

答案:D
解析: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第6.5.1条表6.5.1注1规定,对烧结普通砖、多孔砖房屋,伸缩缝最大间距可直接取表中数值,但对石砌体和混凝土砌块房屋,须将表中数值乘以0.8的系数。根据表注中的说明,C、D正确。但根据工程经验,一般是混凝土砌块墙要求比采用石砌体墙高,D项更适合。

第8题:

为防止或减轻砌体房屋顶层墙体的裂缝,可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Ⅰ.屋面设置保温、隔热层
Ⅱ.屋面保温或屋面刚性面层设置分隔缝
Ⅲ.顶层屋面板下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
Ⅳ.女儿墙设置构造柱

A.Ⅰ、Ⅱ、Ⅲ
B.Ⅰ、Ⅱ、Ⅲ、Ⅳ
C.Ⅰ、Ⅱ、Ⅳ
D.Ⅰ、Ⅲ、Ⅳ

答案:B
解析:
提示:构造要求,见《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第6. 5. 2条。

第9题: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规定,采取以下哪些措施,可防止或减轻砌体房屋顶层墙体的裂缝?Ⅰ.女儿墙设置构造柱,且构造柱可仅设在房屋四角处Ⅱ.屋面应设置保温、隔热层Ⅲ.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与墙体圈梁的接触面设置水平滑动层Ⅳ.房屋顶层端部墙体内适当增设构造柱( )

A.Ⅰ、Ⅱ、Ⅲ
B.Ⅰ、Ⅱ、Ⅳ
C.Ⅰ、Ⅲ、Ⅳ
D.Ⅱ、Ⅲ、Ⅳ

答案:D
解析:
参见《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第6.5.2条。女儿墙应设置构造柱,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m,构造柱应伸至女儿墙顶并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压顶整浇在一起,故Ⅰ错误,其他选项均正确。

第10题:

在多层砌体结构中,下列对基础圈梁作用的描述中何项不正确?()

  • A、增加基础刚度
  • B、减小基础不均匀沉降
  • C、减轻房屋顶层女儿墙裂缝
  • D、减轻房屋底层墙体裂缝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