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考工记》成书于哪个时期?记述了关于哪个王城建设的制度?

题目

《周礼·考工记》成书于哪个时期?记述了关于哪个王城建设的制度?

  • A、战国时期,秦代
  • B、春秋战国,周代
  • C、汉朝,长安
  • D、隋代,洛阳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记载的关于中国古代王城形制的著作是()。

A.《建筑十书》

B.《周礼·考工记》

C.《圣经》

D.《金刚经》


参考答案:B

第2题:

西汉长安符合《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都城建城原则。()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对

第3题:

著名的《考工记》成书于:()

A.战国

B.西周

C.春秋

D.商


正确答案:A

第4题:

《考工记》成书于中国古代的时期是()时期。


正确答案:春秋

第5题:

关于我国古代城市的表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夏代的一些城市已经有了一定的排水系统
B.战国时期的都城形成了大小套城的布局模式
C.宋开封城居住用地布局采用的是坊里制
D.元大都基本体现了《周礼·考工记》的城市形制

答案:C
解析:
我国古代城市主要有:①夏商周三代时期。夏代已经具有一定的工程技术水平,如使用陶制的排水管及采用夯打土坯筑台技术,商代在不同时期建设的都城显示了城市建设已达到了相当成熟的程度,如早期河南偃师商城,中期郑州商城、湖北盘龙城、晚期安阳殷墟等,周代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基本成形,西周洛邑是中国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城市规划事件,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规划理论有《管子·乘马篇》、《商君书》等,战国时期的都城基本形成了大小套城的布局模式。②秦汉时期。秦代发展“相天法地”理念,城市出现复道、甬道等多重城市交通系统;但此时,根据汉代国都长安遗址的发掘,表明其布局尚未完全按照《考工记》的形制进行。三国(邺城)已采用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方法,建业(今南京)突出了与自然结合的思想。③唐宋时期。长安城和东都洛阳采用规整的方格路网。东南西三面各有三处城门,通城门的道路为主干道,居住分布采用坊里制,宋代(开封城)开始居住区组织模式的改变,北宋中叶已建立较为完善的街巷制。④元明清时期。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采用三套方城(内城、皇城、宫城)、宫城居中、轴线对称布局的基本格局。

第6题:

关于中国古代王城形制的儒家思想体现在下列()书中。

A.《山海经》

B.《周礼·考工记》

C.《管子》

D.《徐霞客游记》


参考答案:B

第7题:

记载了王城规划模式的《考工记》成书于 。


正确答案:
春秋时期

第8题:

《周礼·考工记》记载的关于中国古代王城形制,体现的是()。

A.道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佛家思想


参考答案:C

第9题:

《周礼·考工记》中的营国制度对都城的尺寸要求是(),(),(),(),(),(),(),()。


正确答案: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第10题:

试简述春秋时期编写成书的《周礼·考工记》中“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左祖右社,前朝后市”一段话的基本含义。


正确答案: 建筑师营建都城时,城市平面呈正方形、边长九里,每面各大小三个城门(设立两个侧门)。城内有九纵九横的十八条大街道。街道宽度皆为能同时行驶九辆马车(七十二尺)。王宫的左边(东)是宗庙,右边(西)是社禝。宫殿前面是群臣朝拜的地方,后面是市场。市场和朝拜处各方百步(边长一百步的正方形)。注:经涂,不是指纵向的路。一夫,是指一夫之地,夫是农夫,一个农夫有百步之地来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