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法的冲突如何解决,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题目

有关法的冲突如何解决,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
  • B、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
  • C、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
  • D、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B,C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正确表述解决时际私法冲突的是:()

A、对于冲突规范本身的变化而引起的时际私法冲突,应以该种“新”冲突规范是否有溯及力来解决

B、对于作为准据法的实体法的变化,应以新的实体法的规定作为准据法

C、对于作为准据法的实体法的变化,应以该实体法自身是否有溯及力来解决

D、因连结点的变更而导致的时际私法冲突,应以该连结点是否为法律所允许变动来解决


参考答案:ACD

第2题:

下列属于勒温的著作的有

A、《人格的动力理论》(1935)

B、《拓扑心理学原理》(1936)

C、《心理动力的概念表述和测量》(1938)

D、《解决社会冲突》(1948)

E、《社会科学中的场论》(1951)


参考答案:ABCDE

第3题:

师生冲突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师生冲突?


正确答案:
1.师生冲突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绪对立或公开的对抗。
2.师生冲突的原因有:师生个性不协调;教师管理方式、态度与学生的接受有冲突;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高;教师不能很好理解学生。
3.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力口强和改善师生之间的交往;注意师生之间的沟通;完善个性和管理方式。

第4题:

如何理解冲突的意义和如何解决冲突?
冲突的意义:
1、冲突和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在人的心理方面也存在着无限的冲突和矛盾。从适应的观点看,心理上冲突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2、所有问题的解决和发明创造其结果都是对冲突的权衡、选择,最后作出符合实际情况的个人动机目标。
3、有冲突就要解决,才能保持身心平衡,才能前进一步,否则就不能达到达到预想的目标。4)心理冲突解决对缓解心理紧张货物焦虑情况是非常必要的。严重的心理冲突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会给身心带来危害,甚至引起心理失常和变态。
解决冲突:
1、对事业和生活抱积极态度,要憧憬未来。个人合理的需要和愿望受客观条件限制而得不到满足时,就要面对现实,放眼未来,在客观条件允许情况下寻找出路。
2、期望和目标的自我调节。做任何事情都可能遇到障碍,影响目标实现,所以做事情前对自己期望要留有余地,期望不要过高。
3、动之以情,激发高尚的道德情操。道德情操是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行为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符合道德标准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不符合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

第5题:

下列关于冲突及其解决方式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冲突是自然的团队问题,不是某人的个人问题
B.冲突的产生原因有项目的高压环境、责任划分不清楚、存在多个上级或者新科技的使用等
C.冲突的解决方法有合作、强制、妥协等,但不能将冲突搁置起来,从中撤退
D.冲突应早被发现,利用私下但直接的、合作的方式来处理冲突

答案:C
解析:
可以将冲突搁置起来,也可以从中撤退。
错在撤退本身就是一种解决冲突的方法

第6题:

构成适用“物之所在地法”例外的情形包括:()

A、有关运输途中货物物权冲突的解决

B、有关法人财产物权冲突的解决

C、交通运输工具物权冲突的解决

D、国家财产物权冲突的解决


参考答案:ACD

第7题:

协调是解决冲突的重要方式。以下对协调的表述,正确的有( )。


正确答案:BD

第8题:

解决冲突的办法有哪些?


参考答案: 调解法、互助法、裁决法、改组法、支配法、拖延法。

第9题:

教师应如何正确对待角色冲突?(角色冲突的解决)
(1)适当分离,缓解冲突;
(2)分清角色的主次,教师对角色冲突要保持适当的适应性;
(3)明确工作职责,尊重教师的工作权益;
(4)加强角色学习,摆正地位,正视现实。

第10题:

什么是渠道冲突?冲突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渠道冲突?


正确答案: 分销渠道是由各种类型的生产商或中间商组成的,观点利益的不同,必然会带来冲突。
冲突产生的原因:
(1)生产商对中间商的不满包括:分销商的人员未提供服务,住处交流无效,中间商越权管理,中间商付款不及时,回扣和付款争议,产品运输损失和损坏,广告费用争议等。
(2)中间商对生产商的不满包括:产品缺货,新产品开发存在时滞,为解决问题进行的交流无效,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和产品缺陷,错误的销售预测,包装问题造成的产品损坏,淡季财务负担。
解决途径:
(1)生产商和中间商必须认识到渠道是一个体系,应共同努力使渠道体系通畅,都带来利益;
(2)企业还要分析冲突产生的原因,改善供应或服务的方法;
(3)通过协商的方式建立起一套渠道运行的制度,使各方在今后的活动中都有章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