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题目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1.起始复合物形成所需的蛋白质因子的差异:原核生物起始因子主要有IF1,IF2,IF3等3种,而真核生物起始因子有十几种,其中eIF2由3个亚基组成,而elF4按其参与复合物的作用不同区分为4A,4B,4C,4E,4F。而形成的复合物4F称为帽子结构因子elF4E与mRNA帽子结构结合。
2.起始复合物形成过程的次序差异;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起始过程分为三步:43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48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和80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起始过程为30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和70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
3.肽链延长和终止过程:真核生物的肽链延伸与原核生物相似,只是延伸因子EF-Tu和EF-Ts被eEF-1取代,而EF-G被eEF-2取代。真核生物肽链合成的终止指涉及一个释放因子eRF。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讨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在蛋白质合成起始机制的异同。


正确答案: 原核生物(以细菌为例)起始特征:
在RRF和EF-G的影响下,70S核糖体解离为50S和30S亚基。IF3对30S亚基的结合抑制了核糖体亚基的再结合。IF1和IF2-GTP结合在IF3旁边。mRNA与fMet-tRNA结合形成30S起始复合物,这两个组分的 结合不分先后,但IF2激发fMet-tRNA结合,IF3激发mRNA的结合,其他起始因子对这两种情况都提供协助。50S亚基的结合使IF1与IF3解离。伴随GTP的同步水解,IF2从复合物上解离,产物是70S起始复合物,可以开始延伸。
真核生物:
真核生物的起始有几个特征与原核生物不同:其一,真核生物的起始是从甲硫氨酸,而不是从N-甲酰甲硫氨酸开始。其二,真核生物的mRNA没有Shine-Dalgarno序列来指示核糖体从哪儿开始翻译,大多数真核生物mRNA的5'端具有帽结构。其三,真核生物通常具有单顺反子结构,而原核生物却有较多的多顺反子结构。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翻译都需要起始因子,但是,真核系统要比原核系统复杂的多。

第2题:

有关生物体内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是相同的
  • B、真核生物的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比原核生物多
  • C、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一种转运RNA都只能运载一种氨基酸
  • D、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转录都是在RNA聚合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

正确答案:B

第3题:

对原核和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都抑制的是( )


正确答案:E

第4题:

原核生物同真核生物最主要的差别是()

  • A、原核生物无定型的细胞核,真核生物则有
  • B、原核生物的DNA是环状,真核生物的DNA是线状
  • C、原核生物的基因遗传转录和翻译是耦联的,真核生物则是分开的
  • D、原核生物没有细胞骨架,真核生物则有

正确答案:A

第5题:

由于真核生物具有核膜,所以,其RNA转录和蛋白质的合成是()进行的;而原核生物没有核膜,所以RNA转录和蛋白质的合成是()进行的。


正确答案:分开;偶联

第6题: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启动子的主要差别?


正确答案: 原核生物:TTGACA---TATAAT------起始位点。
真核生物:增强子---GC---CAAT----TATAA—5mGpp—起始位点。

第7题:

简述真核生物DNA合成与原核生物DNA合成的主要区别。


正确答案: (1)真核细胞DNA的合成只是在细胞周期的S期进行,而原核生物则在整个细胞生长过程中都可进行DNA合成。
(2)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复制是多起点的,而原核生物DNA的复制是单起点的。
(3)真核生物DNA合成所需的RNA引物及后随链上合成的冈崎片段的长度比原核生物要短。
(4)在真核生物中,有两种不同的DNA聚合酶即DNA聚合酶δ和DNA聚合酶α分别控制前导链和后随链的合成;而在原核生物中,由DNA聚合酶Ⅲ同时控制两条链的合成。
(5)真核生物染色体为线状,有染色体端体的复制;而原核生物的染色体多为环状,无端体的复制。

第8题:

下列对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复制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二者的合成方向均为5'→3'

B.真核生物的崎片段短于原核生物

C.真核生物的复制起始点少于原核生物

D.真核生物复制延长速度快于原核生物


正确答案:AB
解析:真核及原核生物复制时其合成方向均为5'→2'。一般崎片段大小在一至二千个核苷酸范围,而真核生物的同崎片段只有数百个核苷酸,较原核生物的要短。真核生物复制延长速度慢于原核生物,但真核生物有多个复制起始点,是多于原核生物的。因此只有A、B是正确的。

第9题: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最主要的差别是:前者具有:(),后者只有:()


正确答案:定形的核;拟核

第10题:

原核生物蛋白质生物合成的主要过程是什么?


正确答案: 胞内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包括:蛋白质合成起始,肽链延长和肽链合成终止三个阶段。
(1)蛋白质合成起始。30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辨认mRNA的SD序列后,核糖体30s亚基和甲酰甲硫氨酰–tRNAMef与mRNA结合,形成30s起始复合物。生成此复合物时需要GTP和三种蛋白起始因子—IF–1,IF–2和IF–3。fMet–tRNAMef结合在mRNA的AUG上,最终形成30s起始复合物。70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当30s起始复合物形成后,IF–3释放,50s亚基参加进来,引起GTP水解释放能量,IF–1和IF–2也释放,最后形成70s起始复合物。形成70s复合物后即可进入蛋白质的肽链延长阶段。此时,fMet–tRNAMef在核糖体的P位点(肽酰位),核糖体的A位点(氨基酰位)还空着。
(2)肽链延长。蛋白质合成的肽链延长阶段包括进位、肽键的形成和移位三步,这三步反复循环完成肽链延长。整个循环过程需要三个延长因子:EF–Tu,EF–Ts和EF–G。
①进位:是指一个氨酰–tRNA进入70s复合体A位的过程。
②肽键形成:氨酸–tRNA进入A位后,核糖体的P位和A位都被占满。于是P位的fMet–tRNAMef的甲酰甲硫氨酸活化的羧基被转到A位的氨酰–tRNA的氨基上,生成一个二肽酰tRNA。
③移位:移位时发生三个移动:无负荷的tRNA由E位点释出;肽酰tRNA从A位移到P位;mRNA移动三个核苷酸的距离,一个新的密码子正好落入A位。
(3)肽链合成的终止。当70s核糖体A位出现mRNA的终止密码子时,就没有氨酰–tRNA再进入A位点,肽链延长停止。但合成的多肽仍然接在占据P部位的tRNA上。释放因子使P位上的肽链转移至水中,形成游离肽链,在核糖体释放因子的作用下,70s核糖体解离为30s亚基和50s亚基,并与mRNA分离,脱去肽链的tRNA与终止因子也离开。分离后的50s、30s又可为合成另一条肽链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