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介绍:一位32岁的妈妈为儿子的问题前来咨询。下面是一段咨询谈

题目

案例介绍:一位32岁的妈妈为儿子的问题前来咨询。下面是一段咨询谈话: 老师:请坐,你需要哪方面的帮助? 孩子妈妈:大夫,你一定要管管这个孩子,这孩子太不听话了。 老师:你根据什么说他不听话呢? 孩子妈妈:在学校里,每当老师要求他完成作业时,他就用拳头砸桌子,还在座位上摇晃。在家里,要是让他做作业,他也是大闹,搞得全家不安宁。 老师:一般遇到这种情况,你们会怎么办呢? 孩子妈妈:老师往往会不再要求他写作业了,在家里也只好这样。可是他总是不写作业,这样下去怎么行呢,我真是愁死了。 老师:我知道了你的焦虑,也体会到了你做妈妈的心情。其实孩子的这种表现是有原因的。心理学告诉我们,当孩子从某种行为中得到了好处,这种行为就会被强化。由于孩子只要一闹,就可以不写作业,所以这种乱折腾的行为就得到了强化。 孩子妈妈:喔,原来孩子不听话与我们有关。你讲得很有道理,那么今后我们该怎么办呢? 老师:孩子再闹时,不能让他逃避作业,而是等他安静下来后,仍然要求他必须完成作业。注意,只要有一点进步就要马上给予鼓励。能做到吗? 心理辅导老师了解到的情况:该生历年体检正常。 老师使用的咨询方法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本案例中,若儿子前来咨询,心理咨询师适当的做法是( )。

(A) 批评其做法

(B) 指导其放弃

(C) 接纳其做法

(D) 支持其做法


正确答案:C

第2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8岁,公司职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半年前结婚住在城里,每逢周末夫妻俩回郊区看望父母,妻子觉得回去得太频繁,居住也不方便,为此颇有微词。为照顾妻子的情绪,求助者改为两周回去一次。但母亲却嫌他回去太少,娶了媳妇忘了娘。一边是新婚的妻子,一边是辛辛苦苦抚养自己的母亲,到底照顾谁很让他左右为难,求助者为此很苦恼。近来经常为一些琐事发脾气,常常借酒消愁,觉得自己很无能,连这么小的问题都解决不了,还让妈妈不开心,是不孝之子。不知如何面对未来的婚姻,为此前来进行心理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咨询谈话。
求助者:我是第一次进行心理咨询,不知道什么样的人能进行咨询?您看我的问题适合咨询吗?
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的对象包括各种各样的人。
求助者:您打算用什么方法帮助我解决问题呀?
心理咨询师:我打算用求助者中心疗法,我先介绍一下,这个方法以完美主义为哲学基础,原理、技术、过程等……
求助者:您认为我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吗?
心理咨询师:我相信你一定能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因为我所信奉的求助者中心疗法对人性的基本看法就是……

心理咨询的对象包括()。多选
A:有心理问题的人
B:发作期精神病人
C:有实际问题的人
D:康复期精神病人

答案:A,D
解析: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的对象或适用范围【试题解析】详见教材中心理咨询的三大类对象。选项C正确的表述应是与心理有关的实际问题,可排除。故正确选项为AD。
【考察重点】求助者中心疗法的主要技术【试题解析】求助者中心疗法包括三种技术:促进设身处地的理解、坦诚交流、表达无条件积极关注。故正确选项为ABD。
【考察重点】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基本理论【试题解析】求助者中心心理治疗理论对人性的看法是积极乐观的。故正确选项为A。
【考察重点】求助者中心疗法中关于心理失调实质的解释【试题解析】该题考察与案例无关,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的不协调是心理失调产生的原因。故正确选项为C。
【考察重点】求助者中心疗法的技术【试题解析】求助者中心疗法包括三种技术:促进设身处地的理解、坦诚交流、表达无条件积极关注。其中促进设身处地的理解技术具体包括关注、言语交流、非言语交流、沉默四种。故正确选项为ABCD。
【考察重点】求助者中心疗法的理论基础【试题解析】该题考察与案例无关,求助者中心疗法建立在人本主义的哲学基础上。故正确选项为B。

第3题:

对于该案例中儿子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师妥当的做法包括( )。

(A) 与父母探讨解决方案

(B) 指导父母降低要求

(C) 促成儿子来心理咨询

(D) 指导父母接受现实


正确答案:AC

第4题:

案例三
案例介绍:一位32岁的妈妈为儿子的问题前来咨询。下面是一段咨询谈话:心理咨询师:请坐,你需要哪方面的帮助?
孩子妈妈:大夫,你一定要管管这个孩子,这孩子太不听话了。
心理咨询师:你根据什么说他不听话呢?
孩子妈妈:在学校里,每当老师要求他完成作业时,他就用拳头砸桌子,还在座位上摇晃。家里人要是让他做作业,他也是大闹,搞得全家不安宁。
心理咨询师:一般遇到这种情况,你们会怎么办呢?
孩子妈妈:老师往往会不再要求他写作业了,在家里也只好这样。可是他总是不写作业,这样下去怎么行呢,我真是愁死了。
心理咨询师:我知道了你的焦虑,也体会到了你做妈妈的心情。其实,孩子的这种表现是有原因的。心理学告诉我们,当孩子从某种行为中得到了好处,这种行为就会被强化。由于孩子只要一闹,就可以不写作业,所以这种乱折腾的行为就得到了强化。
孩子妈妈:喔,原来孩子不听话与我们有关。你讲得很有道理,那么今后我们该怎么办呢?
心理咨询师:孩子再闹时,不能让他逃避作业,而是等他安静下来后,仍然要求他必须完成作业。注意,只要有一点进步就要马上给予鼓励。能做到吗?
该案例的求助者是(  )。单选

A 、 孩子
B 、 家长
C 、 老师
D 、 学校

答案:B
解析:

第5题:

共用题干
案例介绍:一位32岁的妈妈为儿子的问题前来咨询。下面是一段咨询谈话:
心理咨询师:请坐,你需要哪方面的帮助?
孩子妈妈:大夫,你一定要管管这个孩子,这孩子太不听话了。
心理咨询师:你根据什么说他不听话呢?
孩子妈妈:在学校里,每当老师要求他完成作业时,他就用拳头砸桌子,还在座位上摇晃。在家里,要是让他做作业,他也是大闹,搞得全家不安宁。
心理咨询师:一般遇到这种情况,你们会怎么办呢?
孩子妈妈:老师往往不再要求他写作业了,在家里也只好这样。可是他总是不写作业,这样下去怎么行呢,我真是愁死了。
心理咨询师:我知道了你的焦虑,也体会到了你做妈妈的心情。其实孩子的这种表现是有原因的。心理学告诉我们,当孩子从某种行为中得到了好处,这种行为就会被强化。由于孩子只要一闹,就可以不写作业,所以这种乱折腾的行为就得到了强化。
孩子妈妈:喔,原来孩子不听话与我们有关。你讲得很有道理,那么今后我们该怎么办呢?
心理咨询师:孩子再闹时,不能让他逃避作业,而是等他安静下来后,仍然要求他必须完成作业。注意,只要有一点进步就要马上给予鼓励。能做到吗?

心理咨询师说的“我知道了你的焦虑,也体会到了你做妈妈的心情”使用了()。多选
A:情感反应
B:通情达理
C:情感表达
D:设身处地

答案:A,B,D
解析:
【考察重点】对求助者的判断【试题解析】根据案例提供的资料,孩子的母亲最初的求助目的是让咨询师帮助解决孩子的问题,但在交流过程中逐渐明白孩子行为问题的成因与家长(包括母亲本人)、老师有密切的关系,大人们需要学习、改进与孩子的交流沟通方式和教育方法来解决孩子的问题。案例中的最后几句话表达了这位母亲接受咨询师的帮助的意愿,她已经变成了真正的求助者。故答案选B。
【考察重点】对咨询技巧的运用【试题解析】题目中咨询师的提问是开放式的,因为开放式提问属于参与性技术的一种,故答案选CD。
【考察重点】咨询态度和咨询技术的理解与掌握【试题解析】题目中咨询师充分运用了情感反应(我知道了你的焦虑)和共情的技术,共情即通情达理,也叫设身处地。故答案选ABD。
【考察重点】对具体咨询技术的运用【试题解析】解释技术指运用心理学理论来描述求助者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原因、实质等,或对某些复杂抽象的心理现象、过程等进行解释。题目中咨询师的话运用了解释技术。故答案选A。
【考察重点】对行为主义理论的具体运用【试题解析】咨询师的建议使用了行为主义的消退技巧,即忽略孩子吵闹的行为。故答案选B。
【考察重点】阳性强化法的具体运用【试题解析】咨询师的建议是采用强化技术,也是阳性强化法,对好的行为予以表扬和鼓励,阳性强化法属于行为矫治法的一种,故答案选BD。
【考察重点】对阳性强化法的理解和把握【试题解析】阳性强化法的基本原理是只奖不罚,及时奖励目标行为、忽视或淡化不好的行为,促进目标行为的产生。故答案选ABD。
【考察重点】对阳性强化法的理解和把握【试题解析】阳性强化法的工作程序是:明确目标行为、监控目标行为、设计干预方案、实施强化和追踪评估。故答案选ABCD。

第6题:

求助者:一对夫妇,均是公务员,为儿子前来咨询。
案例介绍:儿子15岁,初中三年级学生,从小比较听话,遵守纪律,聪明,平时的学习成绩优秀。但上初三后迷上网络游戏,经常偷偷地到网吧玩游戏。孩子也明明知道面临中考,应该好好地学习,曾多次发誓再不玩游戏了,但仍抵挡不住游戏的诱惑。为此心情不好,烦躁,爱发脾气,晚上多梦,看不进去书,自称记不住,学习成绩明显地下降。夫妇两人对此非常着急,采用了各种手段无效,感到力不从心,疲惫不堪,常常失眠。听从他人建议,夫妇两人从单位请假来向咨询师求助,解决儿子的问题。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该夫妇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都有所成就,是单位的顶梁柱。对儿子的期望很高,要求很严。他们与孩子的老师有很好的沟通,希望能共同把孩子培养成才。


对于该案例中的父母,心理咨询师的妥当做法包括(  )。查看材料

A.将其作为当前的求助者
B.帮助其促成儿子前来咨询
C.引导其对儿子客观地评价
D.通过咨询解决儿子的问题?

答案:A,B,C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第7题:

案例三
案例介绍:一位32岁的妈妈为儿子的问题前来咨询。下面是一段咨询谈话:心理咨询师:请坐,你需要哪方面的帮助?
孩子妈妈:大夫,你一定要管管这个孩子,这孩子太不听话了。
心理咨询师:你根据什么说他不听话呢?
孩子妈妈:在学校里,每当老师要求他完成作业时,他就用拳头砸桌子,还在座位上摇晃。家里人要是让他做作业,他也是大闹,搞得全家不安宁。
心理咨询师:一般遇到这种情况,你们会怎么办呢?
孩子妈妈:老师往往会不再要求他写作业了,在家里也只好这样。可是他总是不写作业,这样下去怎么行呢,我真是愁死了。
心理咨询师:我知道了你的焦虑,也体会到了你做妈妈的心情。其实,孩子的这种表现是有原因的。心理学告诉我们,当孩子从某种行为中得到了好处,这种行为就会被强化。由于孩子只要一闹,就可以不写作业,所以这种乱折腾的行为就得到了强化。
孩子妈妈:喔,原来孩子不听话与我们有关。你讲得很有道理,那么今后我们该怎么办呢?
心理咨询师:孩子再闹时,不能让他逃避作业,而是等他安静下来后,仍然要求他必须完成作业。注意,只要有一点进步就要马上给予鼓励。能做到吗?
心理咨询师说“当孩子从某种行为中得到了好处,……行为就得到了强化。”使用的咨询技术是(  )。单选

A 、 解释
B 、 面质
C 、 释义
D 、 鼓励

答案:A
解析:

第8题:

对于该案例中的父母,心理咨询师妥当的做法包括( )。

(A) 将其转化为求助者

(B) 帮助其调整对儿子的期望

(C) 引导其对儿子客观评价

(D) 通过咨询解决儿子的问题


正确答案:ABC

第9题:

案例一(2):
求助者:……(沉默)。。。。。。
心理咨询师:这样吧,先请他们在外边等您,如果需要再请他们进来一起谈。
求助者:好吧。谢谢您!
(儿子、儿媳离开咨询室)
上一段

求助者上述的沉默最有可能是()单选

A. 情绪型
B. 怀疑型
C. 反抗型
D. 茫然型

答案:D
解析:
知识点: 心理咨询技能 /阻碍因素
求助者刚到咨询室,还没有进入状态,被问及自己的意向(单独聊还是需要陪同),茫然不知如何作答,属于茫然型。拓展:怀疑型,不信任咨询师;茫然型,不知该说什么;情绪型,气愤、羞愧、恐惧;思考型,正在思考或回忆;内向型,不健谈;反抗型,根本不想咨询。可参见《思维宝图》121页

第10题:

案例一(1):
求助者:女性,61岁,退休干部。
初诊时间:2016年1月5日
案例介绍:求助者的丈夫退休后情绪比较低落,,每天在家里长吁短叹,饮食、睡眠变差。求助者担心丈夫会出问题,便教他使用微信,让他与朋友多联系。没想到丈夫学会微信后,与一位初中女同学建立了密切的关系,由此引发了家庭矛盾。几个月来求助者非常痛苦,由儿子、儿媳陪同前来咨询。
第一次咨询:2016年1月5日
咨询过程:
心理咨询师:您好!请坐!请问您需要我帮助您解决什么心理问题呢?
求助者:刚过新年就来给您添麻烦,真是不好意!本来觉得是自己的事自己能解决,但没想到事情越来越麻烦,连儿子、儿媳也帮不了我。我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心理咨询师:别着急,您先坐下,我给您倒杯水,咱们慢慢谈。您是希望单独和我谈,还是愿意让儿子、儿媳在这里陪您一起谈?

在以上谈话中,心理咨询师使用了()。多选

A. 直接逼问
B. 开放式提问
C. 间接询问
D. 封闭式提问

答案:B,C,D
解析:
知识点: 心理咨询技能 /参与性技术
材料中有两处询问:1)“请问您需要我帮助您解决什么心理问题呢 ”这是一个开放是提问,同时也是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的昂祝,而不是直接逼问。2)“您是希望单独和我谈,还是愿意让儿子、儿媳在这里陪您一起谈 ”这是一个有确定答案的问题,即封闭式提问。此处封闭式提问不太好理解,可以参照书本上的定义:封闭式提问技术是指咨询师提出的问题带有预设的答案,求助者的回答不需要展开,从而使咨询师可以明确某些问题。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