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说明劳动仲裁的基本原则?

题目

简要说明劳动仲裁的基本原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请简要说明劳动者派遣的成因和特点。


正确答案:
(P354) 
(1)劳动者派遣现象的出现及其迅速发展有其内在的深刻成因。 
1)为了降低劳动管理成本。(1分) 
2)为了促进就业与再就业。(1分) 
3)为强化劳动法制提供条件。(1分) 
4)为了满足外国组织驻华代表机构等特殊单位的需求。(1分) 
(2)劳动者派遣的主要特点。 
1)实际劳动关系的运行。劳动派遣机构是形式劳动关系主体之一,是以劳动力派遣形式的用工的用人单位。(2分) 
2)实际劳动关系的运行。派遣劳动者的接受单位是实际劳动关系主体之一,是获得劳动者实际劳动给付的用人单位。(2分) 
3)劳动争议处理。劳动者派遣中的劳动争议,既可能发生于派遣劳动者与派遣机构之间,也可能发生于派遣劳动者与接受单位之间。派遣机构与接受单位之间发生的争议虽然也会涉及派遣劳动者的利益,但不属于劳动争议,而属于民事纠纷。(2分)

第2题:

简要说明劳动力流动的意义。


参考答案:劳动力流动是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生产过程技术基础不断变革的客观要求,它对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和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流动能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流动可以使工人和职位在一定程度上接近于最佳选择,从而使企业内部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运用。第二,流动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流动能够使产业、部门和地区在全国甚至更大范围内按经济发展的需要配置劳动力,并有效保证所需劳动力的质量,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第三,能够保证劳动力市场的活力和效率。劳动力流动使职业具有竞争性,这不仅促进了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同时也对劳动者形成竞争压力,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劳动力市场的活力和效率。

第3题:

请简要说明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调整劳动关系?


正确答案:
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依据调节手段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
(1)劳动法律法规
劳动法律法规由国家制定,体现国家意志,覆盖所有劳动关系,通常为调整劳动关系应当遵循的原则性规范和最低标准。其基本特点是体现国家意志。
(2)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订立劳动合同的目的是为了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劳动法律关系,规定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当事人依据国家法律的规定,经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缔结的,体现当事人双方的意志,是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合意的结果。其基本特点是体现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的意志。
(3)集体合同
集体合同是集体协商双方代表根据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议。根据劳动法的规定,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成立工会组织的,由职工代表与企业签订。其基本特点是体现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的意志。
(4)民主管理(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制度
国家通过立法,保障工会和雇员对管理的参与权。工会和雇员代表参与企业管理,主要是对企业经营活动提供咨询,或与雇主一道共同参与对企业某些问题的决策,以便双方相互理解和配合。目前我国职工参与管理的形式主要是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平等协商制度。
(5)企业内部劳动规则
企业内部劳动规则是企业规章制度的组成部分,企业内部劳动规则的制定和实施是企业以规范化、制度化的方法协调劳动关系,对劳动过程进行组织和管理的行为,是企业以经营权为基础行使用工权的形式和手段。其基本特点是企业或者说雇主意志的体现。
(6)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是一种劳动关系处于非正常状态,经劳动关系当事人的请求,由依法建立的处理机构、调解机构、仲裁机构对劳动争议的事实和当事人的责任依法进行调查、
协调和处理的程序性规范,是为保证劳动实体法的实现而制定的有关处理劳动争议的调解程序、仲裁程序和诉讼程序的规范。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中的调解是劳动关系当事人的一种自我管理形式,其基本特点是:群众性、自治性和非强制性。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基本特点是对劳动关系的社会性调整。
(7)劳动监督检查制度
劳动监督检查制度是为了保证劳动法的贯彻执行,是关于法定监督检查主体的职权,监督检查的范围,监督检查的程序,以及纠偏和处罚的行为规范。劳动监督检查制度具有保证劳动法体系全面实施的功能。

第4题:

简要说明劳动定额的定期修订的情形。


答案:
解析:
劳动定额的定期修订应包括以下项目: 1)新产品的定额应在试制完成以后,随着图纸工艺等技术文件的整顿而进行必要的修订。修订后的定额适于小批试制。
2)在小批试制后要转入成批生产时,要随着图纸工艺技术文件的定型,再修订一次定额。
3)专业生产或成批轮番生产的产品,修改间隔期一般是1年。
4)对某些工艺操作方法业已定型、生产潜力不很大的老产品或标准件,以及质量较好较高、工时定额比较稳定的时间标准,可以每年定期进行一次检查,全面修改的期限可以适度延长。
5)由于定额制定质量不高,定额水平参差不齐,可先进行内部调整,这种调整也应列入定期修订的计划内。

第5题:

简要说明医学伦理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①尊重自主原则:②有利原则:③不伤害原则。④公正原则

第6题:

简要说明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


参考答案: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它是增加一单位劳动所增加的边际产量。某些其他因素也影响劳动需求。这些因素包括:市场对劳动所生产出来的产品的需求及该产品的价格、使用劳动的生产技术状况、劳动的工资率和劳动者所使用的其他生产要素的价格。


第7题:

请简要说明劳动争议仲裁的基本原则。(P381)(8分)


正确答案:

劳动争议仲裁的基本原则如下:
1)一次裁决原则。(1分)
2)合议原则,少数服从多数。(1分)
3)强制原则,只要一方申请就要受理,调解不成可直接行使裁决权,一方不履行时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2分)
4)回避原则。(2分)
5)区分举证责任原则。(2分)

第8题:

请简要说明劳动争议仲裁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P381)    
(1)一次裁决原则。劳动争议仲裁实行一次裁决制度.一次裁决即终局裁决,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只能向法院提起诉讼,不能向上一级仲裁委员会申请复议或要求重新处理。(2分)
(2)合议原则。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以保证仲裁裁决的公正性。(2分)    
(3)强制原则。劳动争议当事人申请仲裁不需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只要一方当事人申请,仲裁委员会即可受理;仲裁庭对劳动争议调解不成时,可直接行使裁决权,无须当事人同意;对发生法律效力的仲裁裁定,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另一方当事人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2分)
(4)回避原则。仲裁委员会委员、仲裁人员及其相关工作人员与劳动争议有利害关系的、与当事人有亲属关系的。以及其他关系的,可能影响公正裁决的人员应当回避。(2分)
(5)区分举证责任原则。由劳动关系特点所决定,反映平等主体关系间的争议事项,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反映隶属关系的争议事项,实行“谁决定谁举证”的原则。(2分)

第9题:

请简要说明劳动争议仲裁的基本制度。


答案:
解析:
(1)仲裁庭制度。依据法律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组成仲裁庭,实行一案一庭制。(2)一次裁决制度。劳动争议仲裁实行一个裁级一次裁决制度,一次裁决即为仲裁程序的最终裁决,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只能向法院提起诉讼。
(3)合议制度。
(4)回避制度。
(5)管辖制度。
(6)区分举证责任制度。

第10题:

简要说明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


答案:
解析:
(1)保密性原则。
(2)耐心倾听和细致询问原则。
(3)疏导抚慰和启发教育原则。
(4)促进成长的非指导性原则。
(5)咨询、治疗与预防相结合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