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2日,甲县公安局以扰乱办公秩序为由对李某行政拘留

题目

2011年2月12日,甲县公安局以扰乱办公秩序为由对李某行政拘留15日,执行结束后,李某向市公安局申请行政复议,市公安局于2011年2月28日作出行政复议决定,认为该案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撤销了原行政拘留决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李某应当向甲县公安局提出国家赔偿请求
  • B、李某应当先向甲县公安局申请确认
  • C、甲县公安局应当在接到李某的赔偿申请后2个月内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
  • D、如果甲县公安局在接到赔偿申请后2个月内未作出赔偿决定,李某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村民李某在村委会殴打王某致其轻微伤,砸坏办公桌(价值300元),扰乱村民委员会秩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李某构成殴打他人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B.李某构成故意损毁财物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C.李某构成扰乱单位秩序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D.对李某应当数过并罚


参考答案:ABD

第2题:

曹某购买水果摊贩李某的西瓜后,耍赖不给钱。李某非常气愤与曹某厮打。曹某遂喊来其当警察的表兄顾某帮忙。顾某以李某扰乱社会秩序为由,将其行政拘留15天,罚款200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李某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的时效为2年

B、因为顾某给于李某行政处罚的行为是以权谋私行为,所以不属于国家赔偿的范围

C、李某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赔偿诉讼

D、顾某所在的公安局是赔偿义务机关


答案:AD

第3题:

李某因打伤王某被县公安局处以行政拘留15天处罚,李某不服,申请行政复议。不久,受害人王某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法院经审理认为李某行为构成犯罪,判决拘役2个月。关于县公安局行政处罚的适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县公安局对王某处以15天行政拘留应当依法折抵其刑期

B.县公安局对王某处以15天行政拘留不可折抵其刑期

C.如李某打伤王某行为超过2年未被发现,县公安局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D.李某申请行政复议停止县公安局行政处罚执行


参考答案:AC

第4题:

某派出所民警以扰乱社会秩序为由扣押了洪某的拖拉机。洪某不服,以派出所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诉讼过程中,法院认为被告应当是县公安局,要求变更被告,洪某拒不同意。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
A.以派出所为被告继续审理
B.以县公安局为被告予以审理
C.裁定驳回起诉
D.裁定终结诉讼


答案:C
解析:
依据我国《行政诉讼若干解释》规定:原告所起诉的被告不适合,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原告变更被告;不同意变更的,裁定驳回起诉。

第5题:

李某被县公安局处以10日行政拘留,3个月后李某向县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县政府以超过申请期限 为由决定不予受理。李某遂以县公安局为被告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县公安局的处 罚决定。对于李某提起的诉讼,县人民法院应( )。
A.以原告未经行政复议程序为由裁定不予受理
B.通知原告变更诉讼被告,原告拒绝变更的,应当驳回诉讼请求
C.通知原告变更诉讼请求,原告拒绝变更的,裁定不予受理
D.予以受理


答案:D
解析:
D [解析]本案不属于行政复议前置的情形,A项的表述无法律依据,故排除;本案诉讼被告适 格,故排除B项;本案诉讼请求也并无不妥,故排除C项。

第6题:

村民李某在村委会殴打王某,打砸办公桌,扰乱村民委员会秩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李某构成殴打他人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B.李某构成故意损毁财物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C.李某构成破坏村民委员会秩序的行为

D.对李某应当数过并罚


参考答案:ABD

第7题:

某派出所以扰乱公共秩序为由扣押了高某的拖拉机。高不服,以派出所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诉讼中,法院认为被告应是县公安局,要求变更被告,高不同意。法院下列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A.以派出所为被告继续审理本案

B.以县公安局为被告审理本案

C.裁定驳回起诉

D.裁定终结诉讼


正确答案:C
[考点]行政诉讼被告错误的处理
[解析]派出所作为县公安局的派出机构,本身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仅在法律法规授权的情况下,才可成为行政主体。《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1条规定。法律授权派出机构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作出警告、5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对该处罚行为提起行政诉讼,被告为派出所。但是本案中,派出所实施的行为是扣押强制措施,法律并没有将该权力授予派出所,其责任归属应为县公安局,对该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被告应该是县公安局。根据《行诉解释》第44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三)起诉人错列被告且拒绝变更的……”可知当起诉人错列被告且拒绝变更时,法院应当裁定驳回起诉。故选项C“裁定驳回起诉”正确,其他选项不符合法律规定.为错误选项。
[陷阱点拨]本题的陷阱在于对于起诉人错列被告且拒绝变更时,法院应当如何处理。在此提醒考生注意《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1条关于派出所授权范围的规定.虽然本题没有直接针对这个知识点考查,但是在未来的考试中,这类比较特殊的规定有很强的可考性。

第8题:

李某扰乱医院秩序,致使医疗工作不能正常进行,造成严重损失,公安机关对于李某的行为应当()

A、行政拘留

B、罚款

C、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D、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答案:D

第9题:

李某在课堂上说话,扰乱课堂秩序,教师让其下课后到办公室。李某来到办公室后,教师先给他一颗糖,说:“这颗糖奖励你能遵守我们的约定,按时到来。”李某听后羞愧万分。主动向教师道歉并保证再不扰乱课堂秩序。上述案例中的教师表现出了出色的( )。


A.教学技能

B.知识结构

C.教育机智

D.教研能力

答案:C
解析:
教师的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及时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师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是教师娴熟运用综合教育手段的能力。

第10题:

县法院以黄某扰乱法庭秩序为由决定对其拘留5日。黄某被移交给县公安局执行拘留。黄某被释放后,向市中级法院申请复议。市中级法院撤销拘留。黄某请求赔偿。本案的赔偿金由下列哪个机关负责支付给黄某?()

A:县法院
B:县公安局
C:市中级法院
D:县财政局

答案:D
解析:
《国家赔偿法》第37条第3款规定:“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支付赔偿金申请之日起七日内,依照预算管理权限向有关的财政部门提出支付申请。财政部门应当自收到支付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支付赔偿金。”本案的赔偿义务机关是县法院,但它不直接向请求人黄某支付赔偿金,直接支付的是财政部门,故D项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