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昔者禹征有苗,汤伐桀,武王伐纣,此皆立为圣王,是何故也?

题目

翻译:昔者禹征有苗,汤伐桀,武王伐纣,此皆立为圣王,是何故也?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你)认为攻战为不义,难道不是有利的事情吗?从前大禹征讨有苗氏,汤讨伐桀,周武王讨伐纣,这些人都立为圣王,这是什么缘故呢?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16题。

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其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

注释:①陈:国名。 ②洫:护城河 ③宁国:楚国大臣。 ④罢:通“疲”

14.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楚庄王欲伐陈 伐:____________ 民怨上矣 上: 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伐:攻打,进攻。  上:国君,君主。

第2题:

禹的儿子()建立夏朝,是中国最早的奴隶制度国家

  • A、启
  • B、桀
  • C、盘庚
  • D、汤

正确答案:A

第3题:

择伐与皆伐、渐伐方式相比,成本较低,要求的技术条件也较低。(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错

第4题:

翻译:禹之所以征有苗也。


正确答案: 这就是大禹征讨有苗。

第5题:

简述武王伐纣的经过。


正确答案:周文王死后,子发继位,是为武王。周武王继位时,“殷之叛国”越来越多,商王朝内外交困,由周代商而王天下的形势已经形成。在这样的形势下,周武王扩建都邑,在沣水东岸镐京,积极做灭商的准备。经过几年的准备,武王九年,大会诸侯于孟津。前来参加大会的诸侯和部落首领,据说有八百之多。
在大会上,周武王举行了誓师仪式,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孟津之誓”,是一次“诸侯所由用命”的重要盟会。从此。众多的诸侯都听从周的指挥,灭商已有充分的把握。在孟津之会以后不满两年,周武王便兴兵伐商。武王亲率兵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5000人进军伐商。
还有由各地来会的诸侯军旅和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等南方的部族军队。大军从孟津渡河,沿河向东进军,于周武王十一年正月甲子日清晨到达殷郊牧野,周武王在此举行大战前的誓师。商王纣仓忙出兵应战,“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
武王驰之,纣兵皆叛纣”。战斗一开始商士便纷纷倒戈,商军溃败,商纣逃见大势已去,登上鹿台自焚而死,商亡。这一年大约是公元前1057年。

第6题:

确切记载了武王伐纣日期的青铜器是()。

A.何尊

B.利簋

C.盂鼎

D.禹鼎


参考答案:A

第7题: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季氏将伐颛臾》)翻译:乃尔是过与。


正确答案: 恐怕要责备你吧。

第8题:

皆伐时伐区排列方法通常有带状间隔皆伐、带状连续皆伐和块状皆伐等3种。(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对

第9题:

确切记载了武王伐纣日期的青铜器是()。

  • A、何尊
  • B、利簋
  • C、盂鼎
  • D、禹鼎

正确答案:A

第10题:

翻译: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


正确答案: 鲁僖公四年春天,齐桓公率领诸侯国的军队攻打蔡国。蔡国溃败了,于是就接着攻打楚国。楚国国君派遣使者来跟诸侯国军队说:“您居住在北海,我们居住在南海,本是互不相干的。没有料到你们进入我国的领地,什么原因呢?”管仲回答说:“从前召康公命令我先君太公说:‘天下诸侯,你可以征伐他们,来辅佐周王朝。’赐给我先君权力范围:东边到海,西边到黄河,南边到穆陵,北边到无棣。你们的贡品包茅没有贡上来,周王朝的祭祀用品供给不上,没有用来滤酒的东西,我来责问这件事;周昭王南巡没有回来,我来查问这件事情。”楚国使者回答说:“贡品没有交纳,这是我们国君的罪过。我们怎么敢不进贡呢?周昭王没有回来,您还是到水边去问吧!”齐国军队继续进军,驻扎在陉地。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