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和华发林的抗凝作用机制、药理作用特点以及使用方法有何不同?

题目

肝素和华发林的抗凝作用机制、药理作用特点以及使用方法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抗凝机制:肝素是于AT3结合形成可逆性复合物,充分暴露其活性中心,加速AT3对于2,7,9,12的灭活;而华发林是作为VitaK的拮抗剂,阻止它活化,使凝血发生障碍,影响其活性。
药理作用特点:体内外均有抗凝作用,作用迅速,另可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抗炎;华发林在体外不抗凝,只能阻止凝血因子前体形成,对已有凝血因子无作用,显效慢,口服至少12h后起效,半衰期较长。
使用方法:肝素临床多采用静脉给药,口服和直肠无效;华发林可口服给药,作用时间长。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比较肝素和香豆素类的抗凝作用特点。


正确答案:①肝素体内、体外均有抗凝作用,而香豆素类仅体内有效。②肝素激活AT Ⅲ,加速凝血因子的灭活,抗凝作用与其带负电荷有关,而香豆素类仅能对抗维生素K参与的4种凝血因子的合成,使凝血因子合成减少。③肝素口服不吸收,需注射给药,显效迅速,但持续时间短,而香豆素类口服有效,显效慢,持续时间长,停药后尚能维持作用3?4日,更适于预防血栓形成。

第2题:

肝素的描述,不正确者()

A. 体内有抗凝作用

B. 体外有抗凝作用

C. 抗凝机制与其激活抗凝血酶Ⅲ有关

D. 可用于防止血栓形成和扩大

E. 血液透析不宜用肝素抗凝


参考答案E

第3题:

简述华法林的抗凝机制及抗凝特点,


参考答案:抗凝机制:对抗维生素K。抗凝特点:只在体内有抗凝作用

第4题:

肝素抗凝的主要作用机制()


正确答案:增强抗凝血酶和凝血酶的亲和力

第5题:

肝素的药理作用特点是

A.口服无效
B.抗凝血作用慢而持久
C.体内外均有抗凝作用
D.抗凝作用强
E.可防治血栓形成

答案:A,C,D,E
解析:
肝素以起效迅速,在体内外均有抗凝作用,可防止急性血栓形成而成为对抗血栓的首选。在体内、外均可延缓和阻止血液凝固,对凝血的各个环节均有作用,包括抑制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抑制凝血酶活性,阻碍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防止血小板凝集和破坏。

第6题:

与肝素比,华法林抗凝作用强大且迅速。()


答案:错误

第7题:

肝素的药理作用特点是A.口服无效B.抗凝作用慢而持久C.体内外均有抗凝作用S

肝素的药理作用特点是

A.口服无效

B.抗凝作用慢而持久

C.体内外均有抗凝作用

D.抗凝作用强

E.有促纤溶作用


正确答案:ACDE

第8题:

简述肝素的抗凝机制及抗凝特点,


参考答案:抗凝机制:增强抗凝血酶Ш的作用。抗凝特点:体内、体外均有抗凝作用

第9题:

肝素的药理作用特点是()

A口服无效

B抗凝血作用慢而持久

C体内外均有抗凝作用

D抗凝作用强

E可防治血栓形成


A,C,D,E

第10题:

肝素和双香豆素抗凝特点有何不同?


正确答案: 肝素和双香豆素同为抗凝药,均可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但在特点上有下述区别:
(1)给药途径:肝素静脉注射,双香豆素口服。
(2)抗凝范围:肝素体内外均抗凝,双香豆素仅体内有抗凝作用。
(3)起效快慢:肝素静脉注射立即起效,双香豆素则需8~12小时方起效。
(4)维持长短:肝素维持时间短暂,仅2~4小时,而双香豆素维持时间长,可达3~4天。
(5)肝素过量用鱼精蛋白解救;双香豆素过量用维生素K解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