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鼓胀各型的主证、治法及方剂。

题目

试述鼓胀各型的主证、治法及方剂。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鼓胀各型的主证、治法及方剂叙述如下:
(1)鼓胀早期
主证:腹大胀满,叩之如鼓,持久不减。
治法:理气和血,行湿散满。
方剂:木香顺气丸为主。
(2)鼓胀中期
主证:腹大坚满,撑急,动之有振水音。
治法:扶正行气,化瘀利水。
方剂:扶正以四君子汤加黄芪、黄精为主方;活血化瘀、行气利水以调营饮为主方。
(3)鼓胀晚期
①正虚邪恋
主证:腹大胀满不舒,早宽暮急。
治法:温补脾肾,或滋补肝肾为主。
方剂:温补脾肾以附子理中丸合济生肾气丸化裁;滋补肝肾以麦味地黄丸或滋水清肝饮为主。
②鼓胀出血
主证:腹大胀满伴出血。轻者呕吐物中夹有鲜血或血块,或大便色黑。重者吐血盈碗盈盆,或大便暗红而溏薄。
治法:泄热宁络,凉血止血;气血耗伤者合益气固脱为法。
方剂:泻心汤或大黄白及三七粉凉开水调为糊状,慢慢吞服。气血耗伤者可用独参汤,或静点生脉注射液或参附注射液。
③鼓胀神昏
主证:腹大胀满伴神昏。先见烦躁不宁,逐渐嗜睡,终至昏迷。或先有语无伦次,逐渐嗜睡,终至昏迷。
治法:醒神开窍。
方剂:湿热蒙闭心包者,用局方至宝丹研化,吞服或鼻饲。痰湿蒙闭心包者,用苏合香丸研化,吞服或鼻饲。或用菖蒲郁金汤鼻饲。也可用静点清开灵注射液。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肾虚腰痛的主症、治法、方剂。


正确答案:主症:腰部隐隐作痛.酸软无力,缠绵不愈。偏阳虚者,喜温喜按,少腹拘急,面色咣白,肢冷畏寒,舌质淡,脉沉细无力。偏阴虚者,心烦少寐.日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治法:偏阳虚者,宜补肾壮阳,温煦经脉;偏阴虚者,宜滋补肾阴,濡养筋脉。代表方剂:偏阳虚者,右归丸加减;偏阴虚者,左归丸加减。

第2题:

试述感冒暑湿伤表证的主症、治法与代表方剂。


参考答案:1.主症 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胸闷脘痞,泛恶,腹胀,大便或溏,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2.治法 清暑祛湿解表。3.代表方剂 新加香薷饮。

第3题:

试述胃痛饮食停滞的主症、治法和方剂。


正确答案:胃脘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矢气及便后稍舒,吐后痛减。兼症:不思饮食,大便不爽,脉滑舌苔厚腻。治法:消导和中。方剂:保和丸。

第4题:

慢性痢疾(即休息痢)的证型,其主证及治法和代表方剂是什么?


正确答案:慢性痢疾,又称之为久痢,包括虚寒痢、阴虚痢、休息痢。
⑴虚寒痢的主证是下痢稀薄,带有白冻,甚则滑脱不禁。治法为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方剂用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
⑵阴虚痢的主证是下痢赤白粘冻,或下鲜血粘稠。治法为养阴清肠。方剂用驻车丸。
⑶休息痢发作期的主证是腹痛,里急后重,大便夹有脓血。治法为温中清肠,调气化滞。方剂用连理汤。缓解期
①脾气虚弱的主证是腹胀食少,大便溏薄或夹少量粘液。治法为补中益气,健脾升阳。方剂用补中益气汤。②脾阳虚衰的主证是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大便稀溏,夹有少许粘液白冻。治法为温阳祛寒,益气健脾。方剂用附子理中汤。
③寒热错杂的主证是胃脘灼热,烦渴,腹痛绵绵,下痢稀溏,时夹少量粘冻。治法为温中补虚,清热燥湿。方剂用乌梅丸。
④瘀血内阻的主证是腹部刺痛,拒按,下痢色黑。治法为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方剂用膈下逐瘀汤。

第5题:

试述风水泛滥水肿的主症、治法与方剂。


正确答案: 1.主症眼睑水肿,继而四肢及全身皆肿,来势迅速,多伴有恶寒,发热,肢节酸楚,小便不利等症。偏于风热者,伴咽喉红肿疼痛,舌质红,脉浮滑数。偏于风寒者,兼恶寒,咳喘,舌苔薄白,脉浮滑或紧。如水肿较甚,亦可见沉脉。
2.治法散风清热,宣肺利水。
3.方剂越婢加术汤加减

第6题:

试述脾阳虚衰阴水水肿的主症、治法和方剂。


正确答案: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纳减便溏,食少,面色不华,神倦肢冷,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缓或沉弱。治法:温阳健脾,化气利水。方药:实脾饮。

第7题:

试述胁痛肝胆湿热证的主症、治法和方剂。


参考答案:1.主症:胁痛口苦,胸闷纳呆,恶心呕吐,目赤或目黄,身黄,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弦滑数。2.治法:清热利湿。3.方剂:龙胆泻肝汤加减。

第8题:

试述湿热痢的主症、治法与方剂?


正确答案:腹部疼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脓血,黏稠如胶冻,腥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清肠化湿,调气和血。芍药汤。

第9题:

试述各型胁痛的证候特点及治法和方剂。


正确答案:各型胁痛的证候特点及治法和方剂
(1)肝气郁结
主证: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疼痛因情志喜怒而增减,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
方剂:柴胡疏肝散。
(2)瘀血阻络
主证:胁肋刺痛,痛有定处而拒按,入夜尤甚,舌质紫暗,脉沉涩。
治法:祛瘀通络。
方剂:旋覆花汤加味。
(3)肝经湿热
主证:胁痛口苦,脘腹痞闷,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利湿。
方剂:龙胆泻肝汤。
(4)胆腑郁热
主证:右胁灼热疼痛,或绞痛,或胀痛,或钝痛,或剧痛,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利胆。
方剂:清胆汤。
(5)肝阴不足
主证: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治法:养阴柔肝。
方剂:一贯煎。

第10题:

便秘虚证分几型?分别论述各型的证候特征、治法和方剂。


正确答案:秘虚证包括三个证型。
⑴气虚便秘的主证是虽有便意,临厕努挣乏力,难以排出,便后乏力,汗出气短,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胖,或舌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治法是补气健脾,润肠通便。方剂用黄芪汤。
⑵血虚便秘的主证是大便干结,努挣难下,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失眠健忘;或口干心烦,潮热盗汗,耳鸣,腰膝酸软,舌质淡,苔白,或舌质红,少苔,脉细或细数。治法是养血润燥,滋阴通便。方剂用润肠丸。
⑶阳虚便秘的主证是大便艰涩,排出困难,面色白,四肢不温,喜热怕冷,小便清长,或腹中冷痛,拘急拒按,或腰膝酸冷,舌质淡,苔白或薄腻,脉沉迟或沉弦。治法是温阳通便。方剂用济川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