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广播新闻评论要注意哪些问题?

题目

写作广播新闻评论要注意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写作广播新闻评论要注意如下问题:
(1)选题面向公众,突出“热点”问题
广播新闻评论更强调面向公众,其选题更要贴近社会实际,把重点放在公众共同关心和有密切关系的事物上,放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社会道德风尚、思想认识和作风问题上,要注意突出“热点”、“难点”、“疑点”、“焦点”问题。
(2)立论具体集中,善于就实论虚
广播评论大部分都是广播短评,一般以新闻报道的某一客观事实或社会上存在的某一典型事实为立论的依据,因此确立的论点比较明确与具体,选择的论题范围与内容也相对集中。此外,广播评论还要善于就实论虚、叙事出理。广播评论如能针对实际工作与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具体事情展开议论,易于具体、深入、亲切,为听众所接受。
(3)采取对话形式制作录音述评
广播评论通过充分发挥广播带音响的优势,采用记者甲、乙对话形式的述评与议论,穿插典型的采访录音,两者融为一体,还可组成对话形式的录音述评。
(4)形式要多种多样,新鲜活泼
广播新闻评论,可就某一问题单写评论,也可配合消息、通讯、群众来信写评论;可在节目前后作简短评述,也可就专门问题请有关单位答记者问或发表谈话等;可采用本台评论、记者述评,也可采用编辑的话、评论员文章等等,做到不拘一格,充分发挥广播的长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新闻评论的写作“新闻化”的内涵包括()

A. 策划新闻

B. 评论新闻

C. 补充新闻

D. 报道新闻


正确答案:BCD

第2题: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正确答案: 广播电台电视台针对显示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或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话题发表议论、做出分析、讲明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节目样式。

第3题:

新闻评论写作存在的问题,即四忌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忌空泛,二忌俗套,三忌跑题,四忌冗长,

第4题:

制作电视专题评论节目要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1)从内容层面来说,制作电视专题评论节目要注意如下问题:
①讲究时效,把握时机。能否适时地发表评论,将极大地影响电视台舆论引导功能的发挥。及时评论,就是尽可能缩短评论与所反映的新闻事实之间的时间差,以最快速度反映客观实际的发展变化。
②紧扣现实,服务大局。一篇好的电视新闻评论,选题必须触及当前广阔的社会生活,把握时代脉搏,围绕热点、焦点和难点,选择针对性强、意义重大、主题深远的论题,要注意理性思考,抓住隐藏在新闻事件背后的本质,揭示问题背后的更深层次的矛盾,这样才能把问题说深说透,从而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更好地为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服务。
③有述有评,叙议结合。要重视和强调节目的评论性,解说词要有深度、力度,要画龙点睛、言简意赅。
(2)从形式层面或曰技术层面来说,制作电视新闻评论要做到以下“三个结合”:
①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
电视是声画并重的艺术,声音和画面是电视最基本的两大要素。应注意调动一切手段,发挥电视现场感强、声画并茂的优势,注意选择那些具有很强画面感的报道对象。
实践表明,电视专题评论一定要善于将图像的形象化叙述和解说词、同期声的抽象化议论评述相结合,在视听的交融中完成信息的传递。总之,语言和画面的有机结合,默契互证,会使新闻评论更加具有感染力、说服力。
②多种传播符号表达与理性思辨相结合
电视传播符号有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两大体系、多种类别,电视专题评论应充分发挥其整体作用。譬如,图像、记者出镜头评论、被采访者叙述评说、播音员声音、现场音响、字幕、照片、图表等,由理性思辨串联起来,就能增强电视专题评论的立体感与纵深感,产生全方位、多视角透视的效应。
③电视评论员主评与受众参与评说相结合
电视专题评论通常由评论员直接出镜头评述,评论员既是节目主持人,又是记者,在电视评论中起着核心作用。这就要求主持人既要懂得整体策划,又要会现场采访,还要会即席评说,并富有理性思考。而电视评论的论证主体,既可以是评论员,也可以是有关权威人士、专家与普通群众,这就是受众参与问题。受众参与论证,主要由节目主持人或记者通过现场采访来实现。

第5题:

广播新闻评论与报纸新闻评论有何异同点?


正确答案: (1)广播新闻评论与报纸新闻评论的相同点
①性质相同
都是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重大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政论文体。
②所有新闻媒介中的新闻评论都有它们的共性:
A.有的放矢,具有强烈的新闻性;
B.观点鲜明,具有高度的思想性;
C.面向基层,具有广泛的公众性。
③广播新闻评论与报纸新闻评论共性较多,有些报纸评论在广播中播出,也就成了广播评论。
(2)广播新闻评论与报纸新闻评论的不同点
①广播新闻评论相对于报纸新闻评论而言,它是“有声评论”和“口语化评论”。
②传播方式不同广播新闻评论是口播的,是说话,不是文章;是听的,不是看的;是稍纵即逝的,不是白纸黑字,可以反复看的。
广播新闻评论靠声音传播,因而带有广播传播的优势和弱点,在传播快、感染力强和公众性广等方面占优势,而在稍纵即逝、不留痕迹方面又有其弱点。而报纸新闻评论则在传播的速度、广泛性上处于劣势,在保存性和持久性上处于优势。
③由于两者在传播方式上的不同,因而在选题、论证、结构和语言上就有所不同。

第6题:

广播评论是什么样的新闻评论?
作为新闻评论体裁的一个分支,广播评论是按声音的传播特点或口说耳听的要求写作、制作和播出的新闻评论。便于说、听,争取琅琅上口、悦耳动听的表现效果,既是广播评论的长期追求目标,也是它区别于其他媒介评论的分界线。

第7题:

导语在写作上要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导语要寻找接近性:地域上的接近和心理上的接近,寻找“当地”和“所属群体”的视角。
导语要突出显著性、趣味性:显著的人物、显著的事件、反常的具有悬念的因素要突出。

第8题:

角度问题,在新闻评论写作上,就是()问题。

A.视角

B.立足点

C.立场

D.方向


正确答案:ABCD

第9题:

新闻评论的写作“新闻化”的内涵包括()

  • A、策划新闻
  • B、评论新闻
  • C、补充新闻
  • D、报道新闻

正确答案:B,C,D

第10题:

匿名写作新闻评论的现象有没有问题?如果一个评论者总是以不同的笔名发表观点相同或者观点不同的新闻评论,有没有问题?匿名写作新闻评论的现象有没有问题?如果一个评论者总是以不同的笔名发表观点相同或者观点不同的新闻评论,有没有问题?


正确答案: 匿名写作新闻评论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也有各种各样的动机。它在一些情况下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比如怕受到打击报复。在这种情况下,限制匿名写作新闻评论,等于限制了公民的自由表达权。但是,评论的写作者应当自律,尽可能以可以辨识的方式(比较相对固定的笔名)表达自己的观点,尤其是保持观点的统一,不能随意选择观点,否则就是对表达自由的滥用。这种行为损害的是整个言论环境,损害的是受众对媒体言论的基本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