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口号”的论争是怎样产生的?论争对抗战爆发后的文艺界有何影响?

题目

“两个口号”的论争是怎样产生的?论争对抗战爆发后的文艺界有何影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新文学内部出现的第一场著名的论争,即“()”的论争,论争双方是胡适与李大钊。


正确答案:问题与主义

第2题:

简述“两个口号”论争的意义。


正确答案: 1935年底上海文学界地下党领导提出“国防文学”的口号,并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解散“左联”。1936年4月,党中央派冯雪锋为特派员从延安到上海。鲁迅、冯雪锋、胡风等商量后,提出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以行补救。主张国防文学的一些作家对此进行指责,于是发生两个口号的论争,使左翼文学处于分裂状态。鲁迅著文提出两个口号可并存,批评国防文学的宗派主义理论,也批评了大众文学有些作家对口号的错误解释。这一场论争是左翼文艺界在新形势下围绕建立文艺界统一战线而发生的思想分歧和论争。两个口号论争得到了积极和结果,为过渡到抗战文艺运动和建立更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准备了较充分的思想条件。

第3题:

20世纪30年代的文艺思想论争主要包括()。

A关于“国民性”的论争

B关于“文学基于普遍人性”的论争

C关于“文艺自由”的论争

D关于“两个口号”的论争

E关于“大众语”的论争


B,C,E

第4题:

1951年对电影()的讨论与批判,是建国后文艺界第一次重大的文艺论争。


正确答案:武训传

第5题:

“两个口号”论争的主要分歧是什么?论争的性质如何?


正确答案: 1.在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是坚持还是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
2.是在文学口号下联合,还是在抗日问题上联合。
3.两个口号是否对立不可并存。
这是一场革命文学阵营内部的论争。

第6题:

1936年,左翼文学界内部发生了“两个口号”的论争,其中提出“国防文学”口号的是()。

  • A、鲁迅
  • B、瞿秋白
  • C、夏衍
  • D、周扬

正确答案:D

第7题:

两个口号论争的性质和收获


正确答案: 性质:左翼文艺界在新形势下围绕建立文艺界统一战线而发生的思想分歧和论争。
收获:救亡新形势下文艺界的广泛团结,为过渡到下一时期的抗战文艺运动和建立更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准备了较充分的思想条件。

第8题:

1935年下半年到1936年上半年,左翼文学内部发生了“两个口号”的论争,即()和()之争。


正确答案:“国防文学”;“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

第9题:

“两个口号”论争中,“国防文学”口号的代表人物有()等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的代表人物有()、()等人。


正确答案:周扬(郭沫若,徐懋庸……),鲁迅,茅盾……

第10题:

1919年至1927年文化革命统一战线内部和胡适的论争有()

  • A、"问题与主义"之争
  • B、"整理国故"的论争
  • C、文学与革命的论争
  • D、文学的阶级性的论争
  • E、与以胡适为首的现代评论派的论争

正确答案:A,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