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比较巴金早期和抗战后期的创作特点。

题目

简要比较巴金早期和抗战后期的创作特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早期创作主观性强,激情澎湃,态度激烈。
后期创作显示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特点,叙述冷静质朴,风格沉郁,早期创作多写小资产阶级英雄形象,后期多写平凡的小人物。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要概括巴金创作由“激情小说”走向“生活小说”的变化过程。


正确答案: 巴金小说的创作过程,是一个从“激情”走向“生活”的过程,但这个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不是循序渐进的,也不是螺旋式上升的,更不是前后反复的,而是两类作品相继出现,平行发展,先后完结的。
从1927年至1930年,是“激情小说”时期;
从1931年至1941年是“激情小说”与“生活小说”并存的时期;
从1943年至1946年,是“生活小说”时期。
当然,这两类作品的界限也不是泾渭分明的,特别是在“平行发展”时期的作品,在许多方面都具有共同之处,如由《家》、《春》、《秋》组成的“激流三部曲”,一部比一部更强烈地表现出青年人的热情和愤怒,一部比一部更具有激情小说的特点。

第2题:

对巴金早期思想和创作有明显影响的是()


正确答案:无政府主义

第3题:

最能体现巴金后期小说创作成就的,是被称为“人间三部曲”的《憩园》《第四病室》和()。


正确答案:寒夜

第4题:

巴金后期的小说创作与其思想的关系。


正确答案: 巴金后期创作(从抗战开始——1949年)的小说主要有:长篇小说《春》、《秋》、《火》三部曲、《憩园》、《第四病室》、《寒夜》;短篇小说集有《发的故事》、《小人小事》。这些小说以鲜明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和优美、成熟的艺术风格,构成了巴金创作道路上的又一座高峰。
与前期相比,这一时期的创作有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不在艺术技巧上,而在整个风格情调与思想倾向上。
从风格情调上看,前期风格的特点是“外热内冷,热中带冷”,这一时期则是“外冷内热,冷中带热”。
从思想倾向上看,这一时期的创作尽管仍然承续了前期对旧制度批判的主题,承续了前期追求光明的基调,但此时的批判与追求已不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状态,安那其主义的影响,已基本蜕去,批判与追求这两个极端的“意向”呈现出清晰、通透的状况。
《春》,给人以“温暖和希望”;《秋》预言“并没有一个永久的秋天”;《火》则是一本“宣传的书”;《寒夜》则“不是悲观的书,它是一本希望的作品”。(均见巴金《创作回忆录》)。无论是直接描写中国社会现实的小说,还是宣传抗战的作品,书中所蕴含的思想以及构造的主题,都呈现出清晰、明了的状况,前期作品中所包容的那种浓厚的忧郁气氛,在这里被明朗的心境和时代赋予的乐观精神代替了。小说的各个画面,虽然仍渗透着作者的激情,但,这种激情已不再流向一种悲戚与无可奈何的深渊,而是穿过悲戚,流向历史发展的必然归宿,流向“黑暗就要过去,黎明就要到来”的预言。即使是描写旧家庭衰落的小说,如《春》、《秋》、《憩园》和小人物不幸遭遇的作品,如《寒夜》等,在尖锐地鞭挞旧势力,为旧的时代唱起挽歌,对小人物的不幸遭遇表示深切同情的时候,小说中也处处可见新的时代和民族觉醒带给作者的那种由衷的兴奋和坚定的信心。

第5题:

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国统区,喜剧文学成为创作大潮,选出下列喜剧文学作品《()》、《()》、《()》、《()》、《()》。


正确答案:群猴;马凡陀的山歌;捉鬼传;八十一梦;围城

第6题:

下列巴金后期的小说创作中,属于抗战题材的是()。

  • A、《火》三部曲
  • B、《第四病室》
  • C、《寒夜》
  • D、《憩园》

正确答案:A,B,C

第7题:

巴金创作于抗战时期的作品是()

  • A、《灭亡》、《新生》
  • B、《激流三部曲》
  • C、《火》三部曲
  • D、《爱情三部曲》

正确答案:C

第8题:

以《家》等作品为例,论析巴金早期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


正确答案: 巴金早期的作品充满着豪迈的激情,他愤怒的控诉封建制度及其礼教的本质,彻底的否定了整个封建社会,号召人们冲出束缚,走向幸福、光明的新生活。《家》形象的揭露了封建家庭的罪恶和腐朽,高公馆的老爷、太太、少爷、小姐,奢侈腐化,梅芬、瑞珏成了牺牲品,更多的人觉醒了,如觉民以逃婚行为向封建婚姻制度抗争,表现了争取自由的决心和勇气。巴金同时也反映了封建文化影响下的青年的痛苦和彷徨,同情其不幸也批判其作揖哲学,更加深了对封建制度吃人罪恶的揭露。
其早期作品在艺术上的显著特色,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浓厚的生活意蕴。《家》融入了巴金青少年时代在封建大家庭中的生活经验,也融入了他走入社会后积聚的对封建家庭和封建制度的深刻认识和憎恨,生活基础极为深厚。
(2)塑造了一大批典型的人物形象。觉新的不抵抗主义,觉慧的幼稚大胆的反抗,丰满鲜明。小说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长久的审美魅力。
(3)语言朴素而又富有热情。《家》以对人物、故事的描述为基本手段,而以真挚的感情贯穿其中,于平实的叙述中,用强烈的内在感情打动读者,使小说在现实主义的基调上有着强烈的唤起读者情感的魅力。

第9题:

以《寒夜》等作品为例,论析巴金后期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


正确答案: 《寒夜》是巴金现实主义创作道路的一个新里程碑。较之以往的创作,其艺术上显示了新的追求和突破,代表了后期创作的风格。
(1)现实主义笔触更加深入细腻。虽仍采用家庭生活题材,但不再写轰轰烈烈的大家庭的重大变故,而反映小人物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但折射出的确是一个矛盾重重、令人窒息的社会。汪家的悲剧不是简单的家庭或爱情悲剧,而是时代和社会的悲剧在一个家庭的集中表现。汪家比高家更普遍更有代表性,其悲剧感染力也更大。
(2)艺术结构更浓缩,人物关系更集中,注重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人物的感情起伏。就人物内心的复杂性而言,汪文宣甚于觉新,曾树生又是女性中内涵最丰富、感情最复杂的一个。
(3)从巴金创作的总体风格看,《寒夜》的笔触由巴金以往作品的那种充满激情的呼叫和直接控诉,转变为一种深沉的批判和冷静的剖析,现实主义风格更趋成熟。

第10题:

简答无政府主义对巴金思想和早期创作的影响。


正确答案: 巴金早期是无政府主义信仰者。无政府主义的思想核心主要是反对专制和强权,追求极端的个性自由。这在中国五四时期和反对封建专制,反对帝国主义强权,追求个性自由发展有契合之处。巴金是一个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战士。他是在中国无政府主义运动瓦解以后从事创作的。无政府主义信仰在他早期的表现社会革命、探索青年革命道路的题材系列中烙下深刻的印痕。但巴金在创作中很少正面宣传无政府主义信仰,而是通过感情抒发曲折表达出理想色彩。他对个性绝对自由的崇尚,对高尚但抽象的道德人格的追求,对黑暗社会的彻底反抗,以及年轻的恐怖主义者在暴力中毁灭敌人也毁灭自己的同归于尽,决定了他的抒情风格的强烈个性:是绝望的、哭诉的和狂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