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偶比较法是把所有要()配成对,然后()呈现,让被试依据刺激的某

题目

对偶比较法是把所有要()配成对,然后()呈现,让被试依据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作出判断。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比较的刺激、一对一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选取正常血压被试,把他们随机分为A、B两组,接下来让A组被试保持安静状态,不接受外界刺激,而B组则被施予强烈的外界刺激(如惊吓),在这里血压属于()。

A、被试变量

B、可操纵变量

C、不可操纵变量

D、因变量


参考答案:B

第2题:

对偶比较法中因为每一刺激都要分别和其他刺激比较,假如以n代表刺激的总数,那么配成对的个数是(  )

A.n(n-1)/2
B.n
C.n-1
D.n(n-1)

答案:A
解析:
对偶比较法又称比较判断法。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一对地呈现,让被试者依据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判断:这种特性在两个刺激中的哪一个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因为每一刺激都要分别和其他刺激比较,假如以n代表刺激的总数,那么配成的个数是n(n-l)/2。要注意的是,这样的配对只进行一次两个刺激的比较就会出现空间误差或时间误差,为了平衡误差,刺激和比较刺激要空间位置或时间顺序置换再比一次,总的实验次数为(n-1)/2。

第3题:

在一项反应时的启动实验中,对于某个项目来说,启动刺激呈现200ms后消失,随后为100ms空白间隔,之后为呈现400ms的目标刺激。某被试在启动刺激呈现1100ms后做出了反应,则该被试对这个项目的反应时是()。

A.200ms

B.300ms

C.500ms

D.800ms


正确答案:C

第4题:

按一定速庋给被试依次呈现材料中的各个项目,让他们学习和记忆。第一次呈现时,要求被试识记材料;从第二次呈现起,要求被试在每个项目出现时,说出紧邻其后的下一个项目。这种记忆研究方法属于

A.全部呈现法
B.重建法
C.重学法
D.提示法

答案:C
解析:
记忆研究方法中的重学法指的是系列中的刺激项目按顺序排成一列,以事先定好的速度逐项呈现给被试。刺激系列全部学习一遍以后,即回到系列的开头,开始第二遍学习,但这次要求被试在看到一个项目的时候,必须努力猜出它的下一个项目。由于刺激系列是等速逐一呈现的,即不管被试能否猜出第二个项目,猜得对还是不对,几秒钟以后,第二个项目总会以固定的速度呈现出来,这起到了强,化和纠正的作用,同时它也提示被试继续设法猜第三个项目。这样一遍一遍地反复呈现,直到被试完全记住整个刺激系列。

第5题:

向被试多次呈现几个固定的刺,然后记录各个刺激引起的相应反应的次数,以测定感觉限。这种方法是()

A.极限法
B.恒定刺激法
C.平均差误法
D.信号检测法

答案:B
解析:

第6题:

( )是把被考核者按照各考核要素两两成对进行比较,评出每一对中的优劣。

A.自我评价法

B.综合评议法

C.要事比较法

D.相对比较法


正确答案:D
相对比较法是把被考核者按照各考核要素两两成对进行比较,评出每一对中的优劣的考核方法。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D。

第7题:

在制作心理量表时,用下表的顺序来呈现刺激的方法是

A.感觉比例法
B.等级排列法
C.感觉等距法
D.对偶比较法

答案:D
解析:
对偶比较法是指把所要测的刺激配成对,让被试判断每对刺激中哪个刺激的某一特征更明显或者更喜欢哪一个刺激。对偶比较法呈现刺激的方式通常包括:台阶式和斜线式。对偶比较法是制作心理顺序量表的一种方法。本题中是要建立人们对颜D偏爱的顺序量表,以台阶式呈现刺激的方式两两配对来呈现颜色,因此这属于对偶比较法。

第8题:

学习一系列单词后,把学过的与未学过的单词随机混在一起,在速示条件下呈现给被试,要求被试读出所呈现的单词,这种检查记忆效果的方法叫

A、再认法

B、节省法

C、回忆法

D、对偶联合法


参考答案:A

第9题:

为了考察不同刺激呈现方式下被试的反应时是否存在差异,某研究者选取三个年龄段的被试各5名进行实验,该研究设计属于

A.完全随机设计
B.随机区组设计
C.嵌套设计
D.析因设计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意描述,该设计类型属于随机区组设计。

第10题:

学习一组刺激后,要求被试按照刺激呈现的顺序依次将呈现的刺激回忆出来。这种检查记忆效果的方法是

A.系列回忆法
B.再认法
C.自由回忆法
D.对偶联合法

答案:A
解析:
在系列回忆中,要求被试按照先前呈现的顺序对材料进行学习和回忆,又称顺序再现法。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