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中出现的失调状态有哪些?

题目

改革中出现的失调状态有哪些?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①新旧体制矛盾造成的失调状态。
②权益矛盾造成的不协调状态。
③主管认识矛盾造成的失调状态。
④历史与现实矛盾造成的失调状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原位菌群二度失调是指

A、出现菌群移位

B、出现菌群交替症

C、去除失调因素后,正常菌群可恢复

D、正常菌群的结构、比例失调呈相持状态

E、出现二重感染


参考答案:D

第2题:

什么是认知失调?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
解析:
(1)认知失调的含义:费斯廷格提出认知失调的概念,它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当人们的态度与行为不一致时,为了克服这种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人们可能会改变态度以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 (2)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 ①改变态度:改变自己的态度,使其与以前的行为一致。(如:我喜欢吸烟,我不想真正戒掉我的烟瘾) ②增加认知:如果两个认知不一致,可以通过增加更多一致性的认知来减少失调。(如吸烟让我放松和保持体型,有利于我的健康 ③改变认知的重要性:让一致性的认知变得重要,不一致性的认知变得不重要。(如:放松和保持体型比担心30年后患症更重要。) ④减少选择感:让自己相信自己之所以做出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是因为自己没有选择。(如:生活中有如此多的压力,我只能靠吸烟来缓解,别无他法。) ⑤改变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不再与态度有冲突。(如:我将再次戒烟,即使别人给也不抽)

第3题:

原位菌群二度失调指的是()

A.出现二重感染

B.正常菌群的结构、比例失调呈相持状态

C.出现菌群交替症

D.去除失调因素后,正常菌群可恢复

E.出现菌群移位


参考答案:B

第4题:

在供热工程中,有哪些方法可以减轻系统的水平失调?


正确答案: 1、供、回水干管采用同程式布置
2、仍采用异程式系统,但采用不等温降方法进行水力计算
3、仍采用异程式系统,采用首先计算最近立管环路的计算

第5题:

根据认知失调理论,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有()、()和()。


正确答案:改变认知;改变行为;增加新的认知

第6题:

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内容方面的改革有哪些?


参考答案首先,删除了原有课程内容中艰深、晦涩、陈旧的部分,使课程内容呈现出简洁、明了、有条理和新颖的特征;
  其次,增加了与学生和社会现实生活相关的成分,使课程内容更加具体、更富有生活气息;
  再次,放弃以往对课程内容进行统一尺度的界定,实现课程内容标准的层次化。

第7题:

国企改革中可采取的支付方式有哪些?


正确答案:无论是对职工的债务,还是社保机构的债务,可以通过资产、股权、债权、有价证券、担保、托管、抵押以及承债等灵活方式支付,也可以把集中支付变成分年度的分期支付。

第8题:

克服组织改革中抵抗的强制性方法有哪些?


参考答案:这是组织改革者以强制性的命令,或者动用权力进行制裁或威胁而给抵抗者带来不利影响,从而克服抵抗的方式。这里还包括用故意造成紧张气氛、改变权力结构以削弱抵抗集团的实力等方式克服抵抗的方法。强制性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迅速克服抵抗,但只是表面上的克服,而且可能带来很多负面作用。

第9题:

社会失调的现象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一是工业化进程加快。
二是市场化进程加快。

第10题:

汉字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研究汉字改革的主要著作有哪些?


正确答案:在汉字改革的过程中出现的研究汉字改革的主要有:1931年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编印《民国政府推行注音符号述略》,1934年罗常培《国音字母演进史》出版,1935年萧迪忱编《汉字改革论文选》出版,1938年中国文字改进学会编印《中国文字改进会宣言及章程》,1940年拉丁化出版社编译部主编《中国文字拉丁化文献》出版,1941年倪海曙《中国字拉丁化运动年表》出版,1948年 吴玉章《新文字与新文化运动》出版,1948年倪海曙《中国拼音文字概论》出版,1957年黎锦熙《文字改革论丛》出版(文字改革出版社),1961年周有光《汉字改革概论》出版(文字改革出版社),1978年吴玉章《文字改革文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