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选用正火和退火?

题目

如何正确选用正火和退火?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选用正火或退火时,一般是在能满足工件性能要求条件下,多采用退火。


正确答案:错误

第2题:

正火和退火都能消除钢的内应力,得到细而均匀的组织,但他们的差别在于()。

  • A、正火比退火冷却速度快
  • B、退火比正火冷却速度快
  • C、正火随炉温冷却
  • D、退火在空气中冷却

正确答案:A

第3题:

錾子的热处理方法包括()两个过程。

A、退火和正火

B、淬火和回火

C、退火和回火

D、正火和回火


参考答案:B

第4题:

如何正确使用正火与退火工艺?


正确答案: 退火与正火的目的大致相似,并在生产中有时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在它们之间的选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从切削加工方面,根据实践经验,金属的硬度在HB160~230范围内,并且组织中有大块柔韧的铁素体时,切削加工比较方便,因此对低碳钢和一些合金结构层次采用正火为宜,对于高碳钢和合金元素较多的结构钢采用退火为好。
(2)从使用性能方面考虑:对于亚共折钢正火处理比退火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因此在工作性能要求不高时,用正火来提高性能,作为最好的热处理;对与一些较复杂的铸件,为了减少内应力及避免变形和裂纹,应该采用退火工艺。
(3)从经济方面考虑:正火比退火的生产周期短,设备利用率高且操作简便,所以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尽量以正火代替退火。

第5题:

对同一钢种来说,正火和退火后,()硬度高。

  • A、退火
  • B、正火
  • C、退火和正火一样
  • D、不一定

正确答案:B

第6题:

正火和退火的主要区别是:正火的冷却速度比退火稍快,因此正火后得到的组织比退火细,硬度低。


正确答案:错误

第7题:

如何选择结构钢的正火与退火?


正确答案: 正火是将钢加热到工艺规定的某一温度,使钢的组织完全转变为奥氏体,经保温一段时间后,在空气中或在强制流动的空气中冷却到室温的工艺方法。
正火的目的是改善钢的切削加工性能;消除碳的质量分数大于0.77%的碳钢或合金工具钢中存在的网状渗碳体;对强度要求不高的零件,可以作为最终热处理。
选择正火或退火一般根据钢的含碳量来确定,若碳的质量分数大于0.45%,一般用退火;而碳的质量分数小于0.45%,则用正火替代退火。这样容易获得较理想的切削加工性能。

第8题:

正火与退火比较,由于冷却速度较快,因而具有生产周期短,节约能源,成本低等优点;当采用正火和退火均可以满足要求时,应该优先选用正火。()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何谓正火?正火的目的?正火和退火有何异同?


正确答案: 正火是将钢加热到Ac3或Acm以上300C~500C,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加热到Ac3以上1000C~15000C,保温后空冷的正火,称高正火。
正火的目的
(1)改善切削加工性,主要是针对低碳钢和低合金钢退火后硬度偏低,切削加工时易“粘刀”,通过正火可使硬度适当提高,改善其切削加工性能。
(2)预备热处理,由于正火冷却速度较大,渗碳体从奥氏体晶界析出时来不及形成网状渗碳体,同时还有利于片状珠光体细化,因此常用作中碳钢和合结构钢重要零件的球化热处理等之前的预备热处理,保证良好的组织和性能。
(3)最终热处理,对于性能要求不很高的普通结构钢工件和形状复杂、大型工件的淬火易变形开裂,可用正火作为最终热处理,以获得晶粒较细、力学性能较高的组织。
正火与退火相比,因其冷速较快,所以组织较细密,强度和硬度比较高,而且操作简便、生产者生产周期短,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较低,故应用广泛。正火的目的是匀化晶粒、调整硬度、消除网状渗碳体,并为后续加工和球化退火、淬火等热处理作好组织准备。

第10题:

对于形状复杂的零件,应优先选用正火,而不采用退火。


正确答案: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