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通道蛋白的大小()。A、30kdB、35kdC、28kdD、56kd

题目

水通道蛋白的大小()。

  • A、30kd
  • B、35kd
  • C、28kd
  • D、56kd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植物水通道蛋白的功能?


正确答案: 水通道蛋白,又名水孔蛋白,是一种位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水分的跨膜快速运输
植物体内的水分运输有3种不同的途径:质外体途径、共质体途径和跨细胞途径。根据植物种类、生长状况、发育阶段的不同,不同的途径对整体各个部分的水分运输的贡献也不一样。AQPs参与共质体和跨细胞途径运输,负责水分的快速跨膜转运。
2、促进水分在植物体内的长距离运输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大量运输是通过维管系统长距离运输实现的,根吸收的水分经凯氏带进入根的导管、茎的导管、叶脉导管及叶肉细胞,都有水孔蛋白的参与。
3、调节细胞的渗透压及细胞的胀缩
植物细胞都有一个体积较大的液泡,细胞质被挤压在质膜与液泡膜之间,在整个细胞中只占很小的体积,这种结构很容易使细胞质处于急剧的渗透变化之中。
4、运输其他小分子物质
水孔蛋白对水具有高度选择性,一般不允许其他物质通过,但目前发现少量的水孔蛋白可同时运输其他小分子物质。
5、参与气孔运动
水孔蛋白对保卫细胞的生长、分化有作用,同时在调节水分进出保卫细胞及气孔运动中有重要作用。
6、在植物逆境应答中的作用
大量研究表明,植物通过控制AQPs通道蛋白的活性来抵御各种逆境胁迫。在逆境条件下,转录水平及蛋白质水平上大多数AQPs表达下降,AQPs通道活性下降甚至消失。AQPs的关闭能限制植物体内水分流失,维持水分平衡,因而可以增加植物对胁迫因子的耐受能力。逆境条件下植物细胞的水孔蛋白活性会有较大的变化。如: 在干旱时,根系细胞的水孔蛋白活性消失,以限制水分流失到土壤中,增强植物对干早的耐受能力;冷害时,叶片水孔蛋白的表达受到了抑制,说明水孔蛋白基因表达的变化对耐冷反应很重要。
7、在种子成熟、萌发及开花中的作用
研究表明,在种子萌发及幼苗初期,α-TIP消失,与幼苗初期细胞伸长生长有关的-TIP却大量积累;而种子成熟晚期则有大量α-TIP积累,说明α-TIP与-TIP在种子萌发、成熟过程中协同调控细胞的渗透。

第2题:

使用MODEM上网,理论上可达的最高速率是()。

  • A、36k
  • B、48k
  • C、56k
  • D、78k

正确答案:C

第3题:

水分子快速通过细胞膜主要是借助

A、水泵

B、载体蛋白

C、水通道

D、单纯扩散

E、离子通道


参考答案:C

第4题:

氨基酸和Na+进入细胞需要的膜运输蛋白分别是()

  • A、载体蛋白,通道蛋白
  • B、通道蛋白,载体蛋白
  • C、载体蛋白,载体蛋白
  • D、通道蛋白,通道蛋白

正确答案:A

第5题:

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发现,细胞膜中存在着某种只允许水分子出入的通道,人们称之为水通道,但水通道到底是什么却一直是个谜。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研究了不同的细胞膜蛋白,经过实验,他证明了一种被称为“水通道蛋白”的细胞膜蛋白就是人们寻找已久的“水通道”。如何验证彼得·阿格雷发现的水通道蛋白就是水通道?请你完成下面的实验探究并回答下面的问题。为了进一步验证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就是“水通道”,彼得·阿格雷又制出两种人造细胞膜,分别做成泡状物,然后放在水中,结果第一种泡状物吸收了很多水而膨胀,第二种则没有变化。请指出这两种人造细胞膜的化学成分的异同点:相同点();不同点()。


正确答案:相同点:都含有磷脂双分子层;不同点:一种含有水通道蛋白,一种不含水通道蛋白。

第6题:

陷落柱属于()。

  • A、点状导水通道
  • B、线状导水通道
  • C、面状导水通道
  • D、混合状导水通道

正确答案:A

第7题:

导水通道按其形态划分为()。

  • A、点状导水通道
  • B、线状导水通道
  • C、面状导水通道
  • D、圆状导水通道

正确答案:A,B,C

第8题:

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发现,细胞膜中存在着某种只允许水分子出入的通道,人们称之为水通道,但水通道到底是什么却一直是个谜。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研究了不同的细胞膜蛋白,经过实验,他证明了一种被称为“水通道蛋白”的细胞膜蛋白就是人们寻找已久的“水通道”。如何验证彼得·阿格雷发现的水通道蛋白就是水通道 请你完成下面的实验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探究:
①观察:发现水分子能通过细胞膜。
②问题:水究竟怎样通过细胞膜
③假设:__________。(3分)
④实验:把含“水通道蛋白”的正常细胞和经过处理后的__________细胞放在__________中。(4分)
⑤结果:前者能吸水,后者__________。(3分)
⑥结论:__________。(3分)
(2)为了进一步验证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就是“水通道”.彼得.阿格雷又制出两种人造细胞膜,分别做成泡状物,然后放在水中,结果第一种泡状物吸收了很多水而膨胀,第二种则没有变化。请指出这两种人造细胞膜的化学成分的异同点:
相同点:__________;不同点:__________。(2分)


答案:
解析:
(1)③“水通道蛋白”就是“水通道”
④不含该蛋白质;蒸馏水
⑤不能吸水
⑥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就是“水通道”
(2)相同点:都含有磷脂双分子层。不同点:一种含有水通道蛋白,一种不含水通道蛋白。
解析:
(1)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本题是验证彼得·阿格雷发现的水通道蛋白就是水通道,从而探究水究竟是怎样通过细胞膜的。因此,假设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中水通道蛋白就是水通道。在实验时,把含“水通道蛋白”的正常细胞和经过处理后不含该蛋白质的细胞分别放在蒸馏水中。结果发现含“水通道蛋白”的正常细胞能吸水;经过处理后不含该蛋白质的细胞则不能吸水。因此,可以说明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就是“水通道”。
(2)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有磷脂、蛋白质和糖类,其中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或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或嵌插于磷脂双分子层中,或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中。彼得·阿格雷制成的两种人造细胞膜,其中吸收了很多水而膨胀的含有水通道蛋白.而没有变化的则不含水通道蛋白。但它们的基本骨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

第9题:

水通道蛋白()。


正确答案: 是一种构成水通道与水通透有关的细胞膜转运蛋白,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界。

第10题:

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研究生物膜上通道蛋白的科学家,他们阐明了()

  • A、水通道和K+通道
  • B、Cl-通道和Na+通道
  • C、Ca2+通道和H+通道
  • D、乙酰胆碱通道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