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符合马克思关于艺术特征和功能的论述的是()

题目

下列符合马克思关于艺术特征和功能的论述的是()

  • A、意象想象和幻想在艺术思维中有重要作用
  • B、艺术生产所创造的对象有其目的性
  • C、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的艺术瑰宝
  • D、艺术对世界的掌握,是思维到实践的完整的、全面的统一
  • E、希腊神话有其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土壤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什么是艺术批评?举例论述艺术批评的功能。


正确答案:
(1)艺术批评是根据一定的思想立场和美学原则、理论体系,对以艺术作品为中心的一切艺术现象进行理性分析和科学评价的创造性文化活动。
(2)艺术批评的功能:
其一,通过对于作品的分析和阐释,评判其审美价值。
其二,通过将批评的信息反馈给艺术家,对创作产生影响。
其三,通过批评的开展,对艺术接受者的鉴赏活动予以影响和指导。
其四,通过艺术批评,协调艺术与意识形态其他领域的关系,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

第2题:

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的实质和含义的理解。


正确答案: (1)政治的根源是经济;
(2)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3)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
(4)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第3题:

结合具体艺术作品论述艺术形象的特征。


正确答案:
(1)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并由主体创造出来的艺术成果。
(2)作为艺术反映生活的基本形式,艺术形象是艺术作品的核心,艺术形象既包括鲜明生动的人物,也包括其他富有审美特征的情境、画面或意境。
(3)艺术形象是文艺反映生活的特殊方式。艺术形象总是具体可感的,它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统一,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也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例如:可以以文学作品中的孙悟空、猪八戒为例。

第4题:

论述传说的艺术特征。


正确答案: 传说主要由五个基本特征:
⑴表达方式的“可信性”与主要情节的虚构性;
⑵故事情节的传奇性;
⑶解释世界的人文情趣与艺术构想;
⑷情节与人物形象的类型化;
⑸流传演变中的成长性。

第5题:

结合马克思对于古希腊神话的有关论述,表达了怎样的艺术理论。


正确答案: 马克思对于古希腊神话的有关论述,体现了艺术生产与经济基础相适应、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不平衡以及这种适应性与不平衡性的相互关系的理论观点。
(1)文艺属于一定社会中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它产生并服务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社会存在。同时,文艺也随着经济基础和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只有现实的社会生活,才是产生特定的文学艺术的源泉。文艺作为一种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特殊的意识形态形式,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存在决定的,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同时,文艺同任何事物一样,都必然经历发生、发展的过程。其发展变化的原因都来源于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文艺发展规律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但仍不可避免的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决定和制约。
(2)艺术生产的发展同物质生产的发展是不平衡的。马克思提出,“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绝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绝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如希腊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并不高,社会发展也很有限,然而却产生了许多史诗般的神话和传说,古希腊艺术也空前繁荣。古希腊之后,社会的物质生产不但没有引起艺术生产的发展,反而处于相对的萎缩和停滞状态。
艺术生产的不平衡有两种情形,一是整体的艺术发展跟整个的社会发展不平衡,如上所述,二是艺术领域内部不同艺术种类之间发展不平衡,如整体的艺术在发展,而古希腊神话却在衰落,而且每个时代都有各自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所谓“歌谣文理,与世推移”。
(3)文艺与经济基础的相适应和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两者是相适应的。例如古希腊神话在物质生产不发达的时代达到繁盛正是体现了这种适应性。因为古希腊神话所要求的那种幻想的基础与对自然和社会的观点,是不可能与现代的铁道、机车、电报等等并存的。所以马克思才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所以物质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绝不是这样一种社会发展,这种发展排斥一切对自然的神话态度,一切把自然神话化的态度;因而要求艺术家具备一种与神话无关的幻想。”这句话有两层含义,创造神话的幻想已经消失了,但同时艺术家的幻想没有消失,人的想象依然在发展,还可以创造出其他的艺术形式。而神话的衰落也是艺术发展的表现之一。因此,艺术生产的不平衡恰恰证明了艺术生产的方式与物质生产的方式依然可以相适应。

第6题:

下列符合马克思关于艺术特征和功能的论述的是()

A意象想象和幻想在艺术思维中有重要作用

B艺术生产所创造的对象有其目的性

C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的艺术瑰宝

D艺术对世界的掌握,是思维到实践的完整的、全面的统一

E希腊神话有其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土壤


A,B,C,D,E

第7题:

论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历史悲剧的观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马克思和恩格斯分别在《致裴·拉萨尔》这两封信中,通过对拉萨尔的《济金根》一剧的评论,阐述了自己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的悲剧观和现实主义的文学主张,生动具体地体现了他们的文艺批评的标准和方法。马、恩关于历史悲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关于《济金根》悲剧的根源和实质的观点。拉萨尔创作《济金根》的意图,是要总结历史上大多数革命失败的原因即所谓“观念的无限的目的和妥协的有限的狡智之间的辩证矛盾”,也就是“革命目的"与“外交手段”之间的冲突。
第二、关于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相互关系的观点。一方面,马、恩都强调历史悲剧作品所描写的历史内容应当与历史的本质真实相一致。另一方面,艺术的真实又不是历史事实的照搬,而是允许对历史事实进行加工改造甚至虚构的。
第三、关于坚持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观点。.
第四、关于人物性格描写的观点。马、恩认为:首先,人物性格要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具有较高的概括性。

第8题:

论述园林艺术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1)园林是指利用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所创造的景观,它利用技术把艺术、凭借山水、花木、建筑等组合成为实体形象。园林在广义上是建筑的一种类型。
(2)园林艺术的基本特征:①浓缩的自然;②综合的形式;③意境的追求。

第9题:

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述,应当怎样认识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


正确答案:综观马克思和恩格斯给裴·拉萨尔的信中的有关论述,马克思说:“农民和城市革命分子的代表(特别是农民的代表)倒是应当构成十分重要的积极背景。"恩格斯也批评拉萨尔在剧本中“没有充分表现出农民革命在当时已经达到的高潮”。在此相联系,他们还批评剧本没有正确揭示出人物济金根的阶级本质,同时也就没有真实地揭示其悲剧根源和实质。恩格斯要求写出“福斯塔夫式的背景",其用意也在于此。另一方面,艺术的真实又不是历史事实的照搬,而是允许对历史事实进行加工改造甚至虚构的。又说“我丝毫不想否认您有权把济金根和胡登看作是打算解放农民的。”不过,艺术的虚构应是为了更生动地表现历史的真实本质。

第10题:

论述马克思的“阶级分层论”的内容及其特征。


正确答案: (1)阶级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是一种历史现象,它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久存在的.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没有剩余产品,没有人剥削人的可能,也就没有阶级划分的基础,只是到了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开始出现了剩余产品,另一方面出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从而产生了阶级.
(2)阶级是有相同的经济地位和共同利益的社会集团;不仅最初的阶级对立根源于经济的原因,而且阶级对立在以后的发展,阶级关系的演变、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也都是各个时代经济关系变化的结果.经济关系又是受生产力状况制约的,有什么样的生产力状况,就有什么样的阶级关系.阶级是与特定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在经济上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3)阶级内部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层;阶级在实质上只是一个经济范畴,划分阶级的标准是经济标准,作为阶级之间的关系,首先是经济关系.任何阶级的经济利益都必然反映到政治思想上来,政治的、思想的关系归根到底是由其阶级的经济地位、经济利益决定的.
(4)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的必然产物。有了阶级,就有了阶级斗争,它是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对抗阶级之间的斗争.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的历史,是生产发展的历史,也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贯串于阶级社会的全部发展过程和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是不可避免的,革命阶级对反动阶级的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这种伟大作用突出表现在各个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质变过程中,也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发展的量变过程中,因为每一次群众性的阶级斗争,都不同程度地冲击了剥削阶级的反动统治,或多或少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为它的质变准备条件.
特征:
(1)片面强调社会分层的负面影响;
(2)一维的社会分层尺度;
(3)动态的社会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