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墙体防潮层的作用、常用的做法和设置的位置。

题目

简述墙体防潮层的作用、常用的做法和设置的位置。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墙体中设置防潮层的目的是防止土壤中的水分沿基础和墙角上升,或位于勒脚处的地面水渗入墙内而导致地上部分墙体受潮,确保建筑的正常使用和安全。
常用的做法有油毡防潮层、砂浆防潮层、细石混凝土防潮层等。
设置的位置:
①不透水性地面和垫层,把防潮层的上表面设置在室内地坪以下60mm处;
②透水性地面和垫层,把防潮层的上表面设置在室内地坪以上60mm处;
③架空木地板应将防潮层置于大龙骨垫木以下1~2皮砖处。
④相邻房间地面有高差时,除了在各自地面标高下60mm处设置水平防潮层外,还需在其间接触土壤一侧设置垂直防潮层。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哪种做法是墙体的加固做法()。

A、当墙体长度超过一定限度时,在墙体局部位置增设壁柱

B、设置圈梁

C、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D、在墙体适当位置用砌块砌筑


正确答案:ABC

第2题:

设计内容
根据所给的条件,标出3个水平防潮层的做法及位置,2个垂直防潮层的位置。



答案:
解析:
参考作图提示

第3题:

墙身防潮层是垂直设置在墙体一侧,保护墙角不受地面潮气侵袭的构造做法。()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4题:

根据防潮层的位置,墙身防潮层的做法有()。

  • A、防水砂浆防水层
  • B、垂直防潮层
  • C、混凝土防潮层
  • D、卷材防潮层
  • E、水平防潮层

正确答案:B,E

第5题:

关于基础埋深和地下室防潮说法正确的是( )。

A.基础顶面应低于设计地面200mm以上
B.地下室的所有墙体必须设置两道防潮层,其中一道必须设置在地下室地坪以下150~200mm的位置
C.墙体必须采用混合砂浆砌筑,灰缝要饱满
D.防潮层外侧回填粘性等低渗透土壤

答案:D
解析:
对于砖墙,其构造要求是:墙体必须采用水泥砂浆砌筑,灰缝要饱满;在墙外侧设垂直防潮层。其具体做法是:在墙体外表面先抹一层20mm厚的水泥砂浆找平层,再涂一道冷底子油和两道热沥青,然后在防潮层外侧回填低渗透土壤,并逐层夯实,土层宽500mm左右,以防地面雨水或其他地表水的影响。

第6题:

下列哪种做法不是砖砌墙体的加固做法()。

A、当墙体长度超过一定限度时,在墙体局部位置增设壁柱

B、设置圈梁

C、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D、在墙体适当位置用砌块砌筑


参考答案:A

第7题:

水平防潮层应设置在首层地坪结构层厚度范围之内的墙体之中。当首层地面为实铺时,防潮层的位置通常选择在( )处,以保证隔潮的效果。

A.-0.02m
B.-0.04m
C.-0.06m
D.-0.08m

答案:C
解析:
水平防潮层应设置在首层地坪结构层厚度范围之内的墙体之中。当首层地面为实铺时,防潮层的位置通常选择在-0.06m处,以保证隔潮的效果。

第8题:

试述防潮层的作用、类型、位置和做法。


参考答案:作用:墙脚处易受到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作用,水会侵湿墙脚,沿着墙体不断上升甚至达到二层,致使墙身饰面脱落,滋生细菌,影响建筑的耐久性和室内卫生环境。按部位来:有水平防潮层与垂直防潮层。有刚性的与柔性的之分。水平:防水砂浆防水平:防水砂浆防潮层(在防水层位置铺设防水砂浆防潮层20--25MM,防水砂浆是在水泥砂浆中掺入水泥用量的3%--5%的防水剂配制而成)、细石砼防潮层(在60MM厚的细石砼带内配置3根∮6或∮8的钢筋)、卷材防潮层(先铺一层20MM厚的1:3水泥砂浆找平,然后再铺以毡二油,油毡搭接长度不小于70MM);竖直:一般做法在迎水和潮气的垂直墙面上先用水泥砂浆抹灰15--20MM厚,再涂以沥青两道。但砌体抗震设防的话,有所限制的。

第9题:

关于砖墙墙体防潮层设置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室内地面均为实铺时,外墙防潮层设在室内地坪以上60mm处
B.墙体两侧地坪不等高时,应在每侧地坪处分别设置
C.室内采用架空木地板时,外墙防潮层设在室外地坪以上、地板木搁栅垫木以下
D.防潮层是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抗渗能力

答案:C
解析:
当室内地面均为实铺时,外墙墙身防潮层在室内地坪以下60mm处;当建筑物墙体两侧地坪不等高时,在每侧地表下60mm处,防潮层应分别设置,并在两个防潮层间的墙上加设垂直防潮层。当室内地面采用架空木地板时,外墙防潮层应设在室外地坪以上,地板木搁栅垫木之下。防潮层其作用是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

第10题:

水平防潮层的常用构造做法有()。

  • A、防水砂浆防潮层
  • B、油毡防潮层
  • C、细石混凝土防潮层
  • D、复筋混凝土防潮层
  • E、料石防潮层

正确答案:A,B,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