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我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

题目

简述我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一般认为,我国中小学实施的全面发展教育包括( )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答案:A,B,C,D
解析:
一般认为,我国现在中小学的全面发展教育主要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第2题:

为什么要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


答案:
解析:
(1)在全国中小学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促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教学的改革,是贯彻邓小平同志 “三个面向”指示精神,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2)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3)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提高综合国力和全民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的需要。

第3题:

教师资格考试:2000年10月25日,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召开。陈至立同志作了题为《抓住机

2000年10月25日,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召开。陈至立同志作了题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报告。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 )、信息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A.”全国学习网工程  B.”2016战略  C.”校校通工程 D.”人-机-路-网”工程


C.”校校通工程”

第4题:

中小学的教材建设是中小学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我国建立了中小学教材的()。

  • A、审查制度
  • B、参考制度
  • C、普及制度
  • D、考核制度

正确答案:A

第5题:

简述我国cell,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


答案:
解析:
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用5至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标有两个: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和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

第6题:

简述中小学信息课程的任务。


答案:
解析:
中小学信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 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 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第7题:

简述《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关于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


答案:
解析: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关于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的描述: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较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社会的影响;了解计算机基本原理及网络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使用网上信息资源,学会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基本方法;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应用的能力;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与他人协作,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编辑、综合、制作和传播信息及创造性地制作多媒体作品;能够判断电子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自觉地按照法律和道德行为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与信息有关的活动。

第8题:

培养学生的(),是我国中小学正在推进的信息技术教学的核心目标。

A.信息素养

B.以生为本

C.课堂教学

D.教师主导


参考答案:A

第9题:

简述信息技术教育的巨大功能。


正确答案: (1)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第10题:

简述中小学道德情感教育的目标。


正确答案: 道德情感教育的目标有三个,即对象目标;功能目标;阶段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