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题目

关于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纬度相同的地点,自转速度相同
  • B、经度相同的地点,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 C、自转线速度越大,昼夜变化幅度越大
  • D、公转速度最快时,昼夜更替周期最短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阳,在离电灯大约1米远的桌边放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

图中所示P点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日白昼最短
B.此刻太阳高度为0°
C.此刻正值日落
D.正处于冬季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随着太阳折射点的移动,一地的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也会随之变化。此刻P点位于晨线上,太阳高度为0°,B项正确。

A项:由图可知此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各点白昼时间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P点位于南半球,此日白昼最长。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此刻P点位于晨线上,正值日出。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P点位于南半球,处于夏季。与题干不符,排除。

第2题: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的()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和人地关系的科学。


正确答案:结构分布

第3题:

地球上人类生存的原因是:()

A、地球的形状及其地理意义

B、地球的质量及其环境效应

C、日地距离及其环境意义

D、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D

第4题: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的水连续不断地变换地理位置和运动形态的()过程。


正确答案:物理

第5题:

下列有关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
  • B、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 C、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
  • D、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抑制了地球生命物质的形成

正确答案:D

第6题:

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相同的是()。

A.运动的周期
B.运动的方向
C.旋转的中心
D.产生的地理现象

答案:B
解析: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均为自西向东,而运动周期、旋转中心和产生的地理现象不相同。

第7题:

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 B、在地球表面各处的重力方向都是相同的
  • C、对某一物体而言,重力的大小是一个恒量,不随物体的地理位置而改变
  • D、在地球周围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作用,与其运动状态无关

正确答案:D

第8题:

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阳,在离电灯大约1米远的桌边放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第3~4题。



图中所示P点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查看材料

A.此日白昼最短
B.此刻太阳高度为0°
C.此刻正值日落
D.正处于冬季

答案:B
解析:
根据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判断此时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最大,夜长达到最短;P地位于晨线上,正值日出,太阳高度为00,故选B。

第9题: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正确答案: (1)地球自转决定昼夜更替,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昼夜节奏。
(2)地球自转使所有在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则向左偏。
(3)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
(4)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使地球体发生弹性变形,在洋面上则表现为潮汐。
(5)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例如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都有密切关系。

第10题:

非洲的地理位置和大陆轮廓的特点及其地理意义如何?


正确答案: 非洲大陆东起哈丰角(东经51°24′),西至佛得角(西经17°34′),跨经度69°,约相距7,500多公里;南自厄加勒斯角(南纬34°51′),北至阿比亚得角(北纬37°20′),跨纬度72°多,约相距8,000多公里,赤道横贯中部。这样的经纬度位置使非洲东西、南北最大长度相差无几,扩大了海距,增强了非洲气候的大陆性特征。从南北所跨纬度看有五分之四的面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内太阳能两次直射,昼夜长短差别小;除高山地区外,无温带、寒带气候,全属热带(占93%)和亚热带(占6.6%)气候,成为世界上唯一的一个热带大陆;而且赤道横贯大陆中部,自赤道至大陆南北两端距离相差很小,形成了非洲地理景观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的特色。
非洲大陆东、南、西三面为海洋所环绕,东距大洋洲、南距南极洲、西离南美洲都比较远,在地理上具有一定的孤立性;北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直布罗陀海峡最窄处14公里),东北有一宽120公里的苏伊士地峡与亚洲相连,在地质构造、地形、气候,生物以及民族、文化、经济活动等方面,与亚欧大陆有密切联系,特别是撒哈拉沙漠以北的北非受亚欧影响最大,开发也早。自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后,大大缩短了西欧与东亚间的航程,交通上的地位非常重要,但不能通过苏伊士运河的大型船只,仍需绕经非洲南端的好望角。非洲大陆的轮廓好象亚欧大陆向南伸出的一个大三角形,由短底边在北的梯形和一个顶点在南的三角形拼合而成,北宽南窄。这就为形成世界上最大沙漠提供了空间条件,并扩大了东北信风控制的范围,再加上东北信风来自亚洲陆地,更加深了非洲北部的大陆性和干热特征。非洲的水平轮廓比较单调,海岸线平直、陡峻,缺少海湾、半岛和岛屿,减弱了海洋的影响,使非洲成为一个干热的大陆;又因缺少天然良港,对非洲内外联系都有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