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对《资政新篇》的评价,正确的是()

题目

以下对《资政新篇》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 B、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 C、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 D、具有平均主义色彩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资政新篇》是()的重要著作。
洪仁玕

第2题:

论述《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比较评价。


正确答案:(1)《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1853年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它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核心,并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内容的纲领性文件。按照“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把土地分为九等,无论男女,16岁以上皆可分得一份土地,15岁以下减半。建立军政合一的地方基层组织,目的在于建立一个“有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对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军事和文化教育的改革等都有具体的规定。按照太平军军制把农民编制起来。每25家为1两,作为基层组织。每两设两司马1人,总管25家的生产、分配、行政、司法、教育、礼俗以及军事训练等等。每两设国库(亦称圣库)和礼拜堂各1座,约由两司马管理其事。农副产品的生产和分配,也是除自用外上缴国库。婚丧嫁娶,概由国库按同一的标准支取,这是以绝对平均主义的原则来组织农村生活的。
它所提出的平均土地的方案,反映了当时广大贫苦农民强烈要求获得土地、追求平均理想社会的愿望,并使之具体化和纲领化,标志着中国的农民战争已发展到最高峰。但是《天朝田亩制度》又是小农经济的产物,具有落后性和空想性。消灭一切私有,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企图把正在趋向分离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牢固地结合在一起,把整个社会改造成统一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显然与中国社会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方向相违背。而且这种绝对平均主义只能是农民小生产者的一种幻想,中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的差别较大,甚至乡与乡、 村与村之间差异都很大。实际生活中不可能做到绝对平均。尽管太平天国在战争中没收了许多地主的土地和财物,及时分给群众;烧毁了大批的田契、债券;免除或减少了地租,或多或少地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状况,得到农民的拥护,促进了起义的发展,但它不可能为农民群众指出一条真正解放自己的道路。
(2)《资政新篇》
1859年洪仁玕总理朝政后,为重振朝纲,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纲领,即《资政新篇》。
政治方面:主张为政的关键在于立法,即制定法律制度,并针对太平天国后期人心涣散、政事不一的实际,提出重建集中统一的中央政权,“要自大至小,由上而下,权归于一”。增设“新闻官”、“新闻篇”、“暗箱”等,使“民心公议”、“上下通情”。
经济方面:主张效法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近代工矿企业,发展近代交通运输业和财政金融事业。奖励创造发明,给予发明专利权。
文化和社会改革方面:主张设学馆、医院、慈善机关。废庙宇寺观,禁止溺婴、买卖人口和鸦片。改革文风,提倡“文以纪实”的浅明文体。
外交方面:主张同资本主义国家自由通商,进行文化交流,平等往来,但不准外国干涉中国内政。 以上这些建议和主张,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相比《天朝田亩制度》而言,更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从《资政新篇》的内容可以看出,洪仁玕对西方资本主义的了解较深。他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进步文化,还明确地主张效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政治制度。他向西方学习的主张,对当时和日后勇于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和积极向西方学习的中国人来说,是很有启发的。因为他学习的还有西方的政治制度,这比魏源等人不触动封建制度而“师夷” 以“制夷” 的主张前进了一大步。但是,洪仁玕提出的这些发展资本主义的建议和主张,同太平天国这场农民革命的现实的愿望和要求没有发生共鸣,并没有触及到社会的根本问题——土地问题,广大农民并不能理解。因此,《资政新篇》吸引不了广大革命群众,没有在军民中引起什么积极的反响。特别是太平天国后期艰苦的军事斗争,没有也不可能给他们提供进行重大的社会改革的环境和物质条件,其空想性比《天朝田亩制度》更甚。

第3题:

简评《资政新篇》的法律思想。


参考答案: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领导人洪仁玕为挽救危局而著的纲领性文件。体现于其中的法律思想主要有:
第一,"国家以法制为先",立法是治国之本。
第二,"恩威并济"与"教、法兼行"。"威"是指"持法严","持法严"是指严肃认真地"奉法、执法、行法"。在主张以法"威"之的同时,还主张法外施恩,即"刑外化之以德"。他提出"德化于前,刑罚于后"的原则,反对不教而诛,要求"教、法兼行"。《资政新篇》是洪仁玕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结晶,反映了民主与科学的因素,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第4题:

请对《海国图志》和《资政新篇》进行比较。


正确答案:①二者都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潮流和本国民族危机的产物;都是受鸦片战争的影响而成书的;都体现了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道路的愿望;都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进步的影响,基本都未付诸实践,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落后状况。
②《海国图志》的作者魏源站在封建士大夫的立场上,力图挽救清朝的统治,他所主张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要是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资政新篇》的作者洪仁玕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的领导人,目的在于振兴太平天国。同《海国图志》相比,《资政新篇》不仅学习西方科技,而且在政治制度方面也主张学习西方。但因种种条件限制,没能实行。

第5题:

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是先进中国人探索救国真理的重要文献。对《资政新篇》先进思想的正确评价是()

  • A、主张在中国建立西方民主政体
  • B、香港居留期间受西方文明影响而萌发
  • C、总结了太平天国运动革命实践经验
  • D、具有鲜明的救亡图存意识

正确答案:B

第6题:

试评《资政新篇》。


正确答案: 1859年,在太平天国革命面临严重困难的情况下,深受资本主义思想影响的洪仁玕(洪秀全的族弟)由香港来到天京,被封为干王,总理国家军政事务。他提出了带有一定资本主义色彩的纲领性文件——《资政新篇》。
《资政新篇》的内容分为“用人失察”、“风风”、“法法”、“刑刑”四部分。在政治上,为了消除太平天国内部的宗教分裂活动,它主张“禁朋党之争”,“权归于一”;为了加强政权建设;它提出必须严禁私门请谒、卖官鬻爵,推行地方自治;为了发扬公议,他要求创办报纸,设立意见箱,及不受一般官吏节制的新闻官;设立“乡官”和士民公会,推行地方自治等。
在经济上,它借鉴西方经验,制订了一套发展方案,包括开采矿藏,修水利,修建铁路公路及浚修河道,兴办邮政,发展金融事业(如兴办银行、推行保险等)以及保护专利等。
在法制方面,它强调“宜立法以为准”,认为应该“昭法律、别善恶、励廉耻、表忠孝”。并主张改革刑罚,善待轻犯等。在人与法的关系上,它认为要建立一个强盛的国家,“惟在乎设法与用人之得其当耳。盖用人不善,适足以坏法;设法不当,适足以害人,可不慎哉!”强调两者并重。
在社会改革方面,禁止封建迷信,凡庙宇寺院和阴阳八卦均应废除,僧尼道士一律还俗,不得执信风水;为了整顿风尚,它主张必须禁骄奢之习,禁溺杀子女,禁烟酒鸦片,为了使人民安居乐业,消除疾苦,它提倡兴建医院,“不受谢金”并筹设“跛盲聋哑院、鳏寡孤独院”等社会福利设施。
在文化教育方面,它主张办学校。
在对外关系方面,主张自由通商,平等往来,既反对以大国主义自居,也不允许别国干涉中国内政,不准诽谤太平天国的国法,不准擅入中国内地等。但对帝国主义本性仍然认识不足。
《资政新篇》在某些方面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发展,它提出的一系列政治、法律改革措施,特别是集中权力,反对分裂以及避免乱杀滥罚等,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认真总结太平天国革命经验教训的结果,是相当必要的。它所体现的政治、法律,尤其是经济方面的资本主义倾向,既吸收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又是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在意识形态里的反映。但是,由于没有必要的社会条件和阶级基础,由于完全忽视了土地问题而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也由于当时所处的激烈战争环境,《资政新篇》没有能够认真实施,也没有能够挽救太平天国的败局。

第7题:

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天朝田亩制度》反映的是一种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
  • B、《资政新篇》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资本主义方案
  • C、《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调动了农民革命的积极性
  • D、《资政新篇》表达了农民的理想与追求

正确答案:D

第8题: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前期政治经济纲领性著作。

A

B



第9题:

请对《资政新篇》进行分析。


正确答案:(1)社会根源
第一,天国政权当时全面衰退,急需改革内政,“富国强兵”,扭转形势。
第二,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已成为国际社会发展的主潮流,初步形成了世界体系。
第三,洪仁玕个人经历使其对资本主义有具体的了解和接触。
(2)主要内容及实质
政治上主张法治民主和“开明君主制”,突破了封建君主专制体制;经济上提倡发展工商业,重视科技的作用,这从根本上瓦解自然经济,否定重农抑商;文教上提倡办新式学校和学习西方科技;外交上主张开放和独立自主。因此,它总体上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第一次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方案,是一个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方案。它明确提出学习西方的先进政治制度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主张平等互利,与西方先进国家建立密切的外交关系,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符合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反映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
(3)历史地位
第一,革命性: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背景下,这是一个改造封建社会,救国救民的探索方案。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天国政权,进行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
第二,进步性:它主张从经济到政治、文教各方面发展资本主义,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与《天朝田亩制度》相反)。
第三,局限性:从理论上看,它不是农民斗争实践的产物。当时也缺乏实践的社会、经济和阶级的基础。从实践上看,它由于当时紧张严峻的军事环境和缺乏广泛的社会支持而落空。这是《资政新篇》不能实施的根本原因。

第10题:

怎样评价《资政新篇》?


正确答案:性质:1859年,“干王”洪仁玕回到天京提出《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
评价:《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通篇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不代表农民阶级运动的本来方向。这一致命的弱点,决定了这个方案从一开始就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