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阶段的发育有什么特征?

题目

胎儿阶段的发育有什么特征?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受精后第8~40周,是各器官组织的生长与进一步分化阶段,称为胎儿期。在第16周后,基本结构与新生儿相似。
妊娠第3个月时,外生殖器开始分化,胎儿生长迅速,肌肉开始发育,出现胎动。受孕3个月时,头为头臀(坐高)长度,约为头尾(站高)长度的2/3,其后头部生长速度较身体其他部位略慢,在第5个月为身长的1/3,在出生时为身长的1/4。各孕月身长增长约为5厘米,唯有在第5个月身长增长最快,达到7~9厘米。在第8个月,睾丸下降至阴囊。至第8个月后,胎儿体重增长迅速,每4周约增加200克,至第10个月,胎体丰满。胎毛脱落,身长达50厘米左右,体重达3000~3500克。
由于个别骨的正常生长和头颅与全身的生长有恒定的关系,从而可以利用超声检查,了解胎儿发育是否正常。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胚胎及胎儿发育过程中,对致畸物最敏感的阶段为

A.胚泡形成阶段

B.器官发生期

C.着床阶段

D.胎儿发育阶段

E.性细胞相遇到受精卵形成的阶段


正确答案:B

第2题:

卵泡的发育过程有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卵泡的发育一般可分为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和成熟卵泡四个阶段。
(1)原始卵泡:位于皮质浅层,数量多,体积小,由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和周围的单层扁平的卵泡细胞组成。
(2)初级卵泡:其初级卵母细胞体积增大,卵泡细胞由单层扁平变为立方形或柱状,细胞增殖成多层;卵泡细胞和初级卵母细胞间出现了透明带;紧靠透明带的一层柱状卵泡细胞呈放射状排列,形成放射冠;卵泡外周的基质细胞逐渐聚集包绕在卵泡周围,形成卵泡膜。
(3)次级卵泡:出现卵泡腔,腔内充满卵泡液;初级卵母细胞居于卵泡的一侧并与周围的卵泡细胞一起突向卵泡腔形成卵丘;卵泡膜逐渐分化为两层,内层细胞及血管较多,基质细胞分化为膜细胞,外层胶原纤维较和平滑肌纤维。
(4)成熟卵泡:形态结构与次级卵泡类似,但体积很大,突向卵巢表面,卵泡细胞的数目不再增加。

第3题:

病因中先天因素是指:

A. 婴儿阶段喂养不当

B.婴儿阶段体弱多病

C.婴儿阶段发育不良

D.胎儿早期,其母感受邪气或误用药物

E.人未出生前父母体质差,影响胎儿发育


正确答案:DE

第4题:

在胚胎及胎儿发育过程中,对致畸物最敏感的阶段为()。

  • A、胚泡形成阶段
  • B、着床阶段
  • C、器官发生期
  • D、胎儿发育期
  • E、受孕期

正确答案:C

第5题:

胎儿宫内发育的器官发育最关键时期是什么时候?


正确答案: 胚胎期(受精后3~8周)。

第6题:

岩溶发育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幼年期:从上覆地层上迭置下来的河流还保持了原来的基本流路,地面上出现许多石芽和溶沟以及少数漏斗。
青年期:河流进一步下切,河流纵剖面逐渐趋于均衡剖面。漏斗、落水洞、干谷、盲谷、溶蚀洼地广泛发育,地表几乎完全转化为地下水,原来的河流全部消失,只有主河仍然存在。中年期:地表河流受下部不透水岩层的阻挡,或者地表河下切侵蚀停止,溶洞进一步扩大,溶洞顶板坍塌,许多地下河又转变为地上河,有大量溶蚀洼地、溶蚀谷地和峰林形成。
老年期:当可溶性岩层的不透水层广泛出露地面时,地表水流又发育起来,出现了泛滥平原,平原上残留着一些孤峰和残丘,这时岩溶地貌发育进入老年期阶段。

第7题:

在经济树木生命周期中,按生长发育的特点及形态应划分为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形态特征、栽培任务及重要栽培措施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幼年期(营养生长期):特点:营养生长旺盛,离心生长快,前期主轴生长旺盛,后期侧向生长渐快,全期表现为“先蹲下来,后站起来”的生长特点。
形态特征:树高增长快,侧枝延伸也快。
任务:构建树体骨架,为长期高产打基础;确保造林质量,提高成苗率;在保苗的基础上,主攻落后树,做到均衡速生,林相整齐;加强幼林管理,促进营养生长,缩短非生产期。
措施:保苗,让它成活;幼年期前半段除尽营养生长,使幼年期缩短。
(2)初产期(初果期,始收期):特点:营养生长旺盛进行,离心生长最旺,侧向生长加快,树体骨架迅速建成;生殖生长逐渐加强,形成开花结实能力,产量稳步上升;生长与产量的矛盾加剧,此时若收获量过大,生长便受抑制,树体建造延缓,初产期延长。
形态特征:基本构成树体结构,开始开花结实,
任务:增大管理强度,促进营养生长,加快树体建造;合理节制产量,缓解生长与产量的矛盾,为长期高产、稳产打好基础。
措施:合理的节制产量;进行疏花疏果;环剥环割
(3)盛产期(结果盛期、成年期):特点生殖生长旺盛,产品生产潜力大;离心生长停止,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矛盾剧烈,易导致“大小年”
形态特征:小枝与须根枯死减少。
任务:加强管理,及时补充养分,培养生产潜力;调节高产与稳产关系,减少产量波动;坚持养树与收获相结合,延长盛产期
措施:要求肥水土壤更强,增加施肥量,供水排水要更仔细。
(4)变产更新器(收获减退期、后产期):特点:营养生长急剧减弱,向心更新加剧,生理代谢能力下降,抗逆性减弱,病虫害加剧;产品生产能力减弱,产量剧减,大小年突出等。
形态特征:开花结实减少。
任务:在一般经营条件下,节制产量恢复树势延缓衰老;在集约经营条件下,可以视情况分别采收恢复树势。
措施:重剪回缩,深翻改土,增施肥料,根除病虫害;培养生产能力挖潜收获或直接挖潜收获,竭泽而渔,准备更新等措施。
(5)衰老期:特点:营养生长极度衰弱,产量枯竭。

第8题:

区域经济成长可划分为哪些阶段,每个阶段有什么特征?


参考答案:

经济成长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①起步阶段即工业化准备阶段;经济增长呈上升趋势,但生产力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认仍相当低下,资金、技术、人才是发展的瓶颈。
②起飞阶段即工业化初期及其后的持续成长阶段;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长足发展,区域经济和居民收入持续增长。
③成熟阶段即工业化后期阶段;经过长期的持续成长,区域经济进入了一个稳定增长产业更替的阶段。城乡关系趋于协调融合。
④提升阶段即工业化时期的新成长阶段;在宏观背景上意味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任务已经实现,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将让位于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


第9题:

生长发育两次突增高峰阶段为()。

  • A、胎儿阶段
  • B、新生儿阶段
  • C、婴儿阶段
  • D、幼儿阶段
  • E、青春发育阶段

正确答案:A,E

第10题:

()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即心理的发育有每个阶段的特征,同时后一个阶段的发育又是在前一阶段发育的基础上发生的。

  • A、心理发育
  • B、生理发育
  • C、身体发展
  • D、婴幼儿的发展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