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工厂一氯气罐突然泄漏,大量氯气外泄,刺激性气体迅速向附近居民

题目

某化工厂一氯气罐突然泄漏,大量氯气外泄,刺激性气体迅速向附近居民蔓延。该厂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控制氯气继续外泄,并向当地环保部门报告,但扩散的氯气使附近近百户居民受到影响,该厂附近居民20余人因此中毒,当晚送医院抢救。如果你是该市环境监察支队成员,通过12369在第一时间得知氯气外泄后,你该怎么办?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化工厂工人在操作中发现氯冷凝器的管道出现穿孔,有氯气泄漏,在紧急处理中发生局 部的三氯化氮爆炸,氯气随即弥漫,给附近居民造成人身损害。因双方不能达成赔偿协议,邓某 等30户居民向法院提起诉讼,并推选邓某等3人作为代表。
某化工厂生产中使用氯气,在法律上属于()。
A.环境污染行为 B.高度危险作业行为
C.物件损害行为 D.使用缺陷产品行为


答案:B
解析:
高度危险作业是指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对周围环 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高度危险作业具有特殊性,在现有的设备、水平条件下,即使作业者已经小心谨慎地进行 操作,仍然难以避免给他人的人身、财产造成危险和侵害。本案中该化工厂使用氯气即是如此,因此,B项正确。

第2题:

某化工厂工人在操作中发现氯冷凝器的管道出现穿孔,有氯气泄漏,在紧急处理中发生局 部的三氯化氮爆炸,氯气随即弥漫,给附近居民造成人身损害。因双方不能达成赔偿协议,邓某 等30户居民向法院提起诉讼,并推选邓某等3人作为代表。
关于化工厂对30户居民造成的损害应否承担法律责任,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属于意外事件,不应承担责任 B.属于不可抗力,不应承担责任 C.存在主观过错,应当承担责任 D.造成损害后果,应当承担责任


答案:D
解析:
高度危险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行为不以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为条件,只需具备以 下三个要件:(1)有高度危险作业行为。(2)造成了损害事实。(3)高度危险作业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 系。因此,正确答案为D。

第3题:

河北省沧州市一化工厂液氯系统不正常,决定将氯气直接切换至尾气吸收系统,制次氯酸钠。在开启直接通往尾气系统的阀门后,由于开启速度过快造成塑料管线突然破裂,大量氯气外泄,致使厂外群众800余人吸入氯气,147人送医院救治,19人住院治疗。氯气进入人体的最主要途径为( )。

A.皮肤

B.消化道

C.呼吸道


正确答案:C

第4题:

某单位一液氯钢瓶发生泄漏,大量氯气向下风方向扩散。当地消防部队接警后迅速出动防化救援车和抢险救援车到场处置。如何进行化学中和方法处置?


正确答案:化学中和的方法有:
1)在消防车水罐中加入苏打粉等碱性物质向泄漏罐体喷射;
2)将泄漏的液氯导入碳酸氢钠溶液中,使其中和。

第5题:

某化工厂一盐酸贮罐突然泄露,大量盐酸外泄,刺激性气体迅速向附近居民区蔓延。该厂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制止盐酸继续外泄,并向当地环保部门报告,但扩散的盐酸气体使附近近百户居民受到影响,县环保局经过调查,认定这是一起由于厂方疏于设备管理而导致的一起较大的环境污染事故,应受害群众要求,县环保局进行调解,由化工厂一次性赔偿受害群众人身伤害费2万元。请对该县环保局的处理进行分析,是否正确。


正确答案: 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十六条规定:“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然事件,排放和泄露有毒有害气体和放射性物质,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大气污染事故,危害人体健康的单位,必须立即采取防治大气污染危害的应急措施,通报可能受到大气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报告当地环保部门,接受调查处理。”本案化工厂虽然采取了应急措施,并向县环保局作了报告,但并未按法律规定及时通知附近可能遭受污染危害的居民。
而且事故原因是疏于设备管理所致,并非自然灾害所致。所以县环保局在对事故调查后,应受害人要求,居中调解,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但是县环保局对化工厂造成污染事故这一违法行为并未追究行政责任,是不妥当的。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三条“对违反本法规定,造成大气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由环保部门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处以罚款”的规定,该县环保局应对化工厂处以罚款。

第6题:

某化工厂工人在操作中发现氯冷凝器的管道出现穿孔,有氯气泄漏,在紧急处理中发生局 部的三氯化氮爆炸,氯气随即弥漫,给附近居民造成人身损害。因双方不能达成赔偿协议,邓某 等30户居民向法院提起诉讼,并推选邓某等3人作为代表。
邓某等30户居民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诉讼时效为()。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答案:A
解析:
《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的一般诉讼时效对侵权行为同样适用。侵权损害赔偿的诉讼 时效为2年,超过这一期限,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利益的权利。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1)身体受到 伤害要求赔偿的;(2)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3)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 的。本案属于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情形,诉讼时效应为1年。

第7题:

某化工厂工人在操作中发现氯冷凝器的管道出现穿孔,有氯气泄漏,在紧急处理中发生局 部的三氯化氮爆炸,氯气随即弥漫,给附近居民造成人身损害。因双方不能达成赔偿协议,邓某 等30户居民向法院提起诉讼,并推选邓某等3人作为代表。
邓某等3人的诉讼地位是()。
A.诉讼代理人 B.诉讼代表人 C.法定代理人 D.法定代表人


答案:B
解析: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54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町以由当事人推选代 表人进行诉讼。代表人的诉讼行为对其所代表的当事人发生效力,但代表人变更、放弃诉讼请求或者承认对方当 事人的诉讼请求,进行和解,必须经被代表的当事人同意。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8题:

(一)

某化工厂工人在操作中发现氯冷凝器的管道出现穿孔,有氯气泄漏,在紧急处理中发生局部的三氯化氮爆炸,氯气随即弥漫,给附近居民造成人身损害。因双方不能达成赔偿协议,邓某等30户居民向法院提起诉讼,并推选邓某等3人作为代表。

某化工厂生产中使用氯气,在法律上属于( ).

A.环境污染行为

B.高度危险作业行为

C.物件损害行为

D.使用缺陷产品行为


正确答案:B
B【解析】氯气属于有毒化学物质,在法律上使用氯气进行生产属于高度危险行业行为。故选B.

第9题:

某工厂一液氯气瓶(装载液氯500公斤)因腐蚀发生泄漏事故。工厂紧挨着居民区,现场附近有一个10多平方米的水坑。公安消防队接到报警后,迅速出动实施抢险。现场施救人员防护有哪些要求?


正确答案:进入重危区人员应实施一级防护。着内置式重型防化服;着全棉防静电的内外衣,手套、袜子;佩戴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

第10题:

某工厂一液氯气瓶(装载液氯500公斤)因腐蚀发生泄漏事故。工厂紧挨着居民区,现场附近有一个10多平方米的水坑。公安消防队接到报警后,迅速出动实施抢险。氯气在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是多少?


正确答案:氯气在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为1毫克/米3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