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投照颅底位像的要点()

题目

以下是投照颅底位像的要点()

  • A、正中矢状面垂直台面正中线上
  • B、听呲线与台面呈37度角
  • C、中心线向头侧倾斜约20度
  • D、中心线向头侧倾斜30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以下“病变-投照体位选择”组合中,哪项不正确()

  • A、颅底骨折:颅底位
  • B、下颌骨髁状突骨折:汤氏位
  • C、眼眶肿瘤:柯氏位
  • D、颞骨骨折:常规正侧位片
  • E、上颌窦病变:瓦氏位

正确答案:B

第2题:

观察颈静脉孔的最佳的X线投照位置是()。

  • A、颅骨正位
  • B、汤氏位
  • C、柯氏位
  • D、颅底位
  • E、伦氏Ⅱ位

正确答案:D

第3题:

枕骨骨折的最佳投照位置是( )

A.前后位

B.后前位

C.水平侧位

D.汤氏位

E.颅底位


正确答案:D

第4题:

单选题
枕骨骨折的最佳投照位置是()
A

前后位

B

后前位

C

水平侧位

D

汤氏位

E

颅底位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观察上颌窦首选X线投照位置为()。

  • A、头颅正位
  • B、头颅侧位
  • C、颅底位
  • D、华氏位
  • E、柯氏位

正确答案:D

第6题:

枕骨骨折的最佳投照位置是()

  • A、前后位
  • B、后前位
  • C、水平侧位
  • D、汤氏位
  • E、颅底位

正确答案:D

第7题:

显示上颌窦最佳的X线投照位置是()。

  • A、颅骨正位
  • B、柯氏位
  • C、瓦氏位
  • D、汤氏位
  • E、颅底位

正确答案:C

第8题:

简述颅底颌顶位与汤氏位摄影的投照方法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1.颅底颌顶位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头部正中面对台面中线。背部用沙袋或枕头垫高,髋部
和膝部弯曲,头部尽量后仰,使头顶与台面接触,听眦线尽可能与胶片平行,前额用棉垫和沙袋
顶住,使头顶保持后仰位置。暗盒上缘超出前额部,下缘超出枕外隆凸。中心线对准两侧下颌角
联线中点,与听眦线垂直或成105°角,射入暗盒中心。此位置显示颅底的轴位影像,颞骨岩部、
乳突、卵圆孔、棘孔、颈动脉管、蝶窦、鼻中隔、下颌骨、枕骨大孔、寰椎和枢椎齿状突都能较
清楚的显示。
2.汤氏位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二臂放入身旁。头部正中面对台面中线,并与垂
直。下颌下倾,使听眦线与台面垂直。暗盒上缘与头顶相齐,下缘低于下颌骨。中心线向足侧倾
斜30°,对准眉间上方约10cm处,从枕外隆凸下方射出。此位置对检查枕骨和颞骨岩部等部位
的病变很有价值。

第9题:

单选题
以下“病变-投照体位选择”组合中,哪项不正确()
A

颅底骨折:颅底位

B

下颌骨髁状突骨折:汤氏位

C

眼眶肿瘤:柯氏位

D

颞骨骨折:常规正侧位片

E

上颌窦病变:瓦氏位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颅底颌顶位与汤氏位摄影的投照方法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1.颅底颌顶位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头部正中面对台面中线。背部用沙袋或枕头垫高,髋部
和膝部弯曲,头部尽量后仰,使头顶与台面接触,听眦线尽可能与胶片平行,前额用棉垫和沙袋
顶住,使头顶保持后仰位置。暗盒上缘超出前额部,下缘超出枕外隆凸。中心线对准两侧下颌角
联线中点,与听眦线垂直或成105°角,射入暗盒中心。此位置显示颅底的轴位影像,颞骨岩部、
乳突、卵圆孔、棘孔、颈动脉管、蝶窦、鼻中隔、下颌骨、枕骨大孔、寰椎和枢椎齿状突都能较
清楚的显示。
2.汤氏位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二臂放入身旁。头部正中面对台面中线,并与垂
直。下颌下倾,使听眦线与台面垂直。暗盒上缘与头顶相齐,下缘低于下颌骨。中心线向足侧倾
斜30°,对准眉间上方约10cm处,从枕外隆凸下方射出。此位置对检查枕骨和颞骨岩部等部位
的病变很有价值。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