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煤高炉风温必须大于800℃。

题目

喷煤高炉风温必须大于800℃。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错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已知某高炉有效容积350m3,高炉利用系数为3.5,该高炉喷煤量每小时6吨,计算该高炉喷煤比?


正确答案:解:每昼夜生铁产量为:350×3.5=1225t喷煤比=(6×24×1000)/1225=117.6kg/t·Fe答:该高炉喷煤比为117.6kg/t·Fe。

第2题:

高炉喷煤的效果何在?喷吹煤粉对高炉冶炼的影响如何?原因何在?


正确答案: 主要目的:代替部分资源贫乏、价格昂贵的冶金焦炭。
(1)对风口燃烧带的影响。
A.风口前燃烧的热值降低。
原因:
1)煤粉在燃烧前的脱气和结焦要消耗热量;
2)具有部分的未燃煤粉。
B.燃烧带扩大。
原因:
1)炉缸的煤气量增加;
2)部分煤粉在直吹管和风口内燃烧,形成高温(高于鼓风温度),从而促进中心气流发张,鼓风动能增加。
C.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下降。
原因:
1)煤粉是冷态的;
2)煤粉分解需要消耗热量。
(2)对高炉温度场的影响。
A.炉内温度场变化。
原因:
1)高温区上移,炉身各炉顶略有上升;
2)炉缸边缘温度下降,理论燃烧温度降低所致;
3)炉缸中心温度升高,因为煤气量、煤气含氢、鼓风动能增加,煤气穿透力增强所致。
B.存在热滞后现象。
原因:
1)喷入煤粉分解需要吸热,致使炉缸温度暂时下降;
2)被还原性强的气体作用后的炉料,下降到炉缸,由于这部分炉料直接还原耗热少,炉缸温度回升;
3)“热滞后”时间约为3-4小时。
(3)对还原的影响。喷吹后,间接还原发展,直接还原度下降。
原因:
1)还原组分(CO+H2)浓度增加,煤气量增加;
2)碳的熔损反应减少:a.炉下部温度降低,b.焦比降低,焦与气反应表面积下降;3)焦比下降,单位生铁的炉料容积减小,矿石在炉内停留时间变长。
(4)对煤气分布的影响。喷出后,煤气量增加。原因;1)焦比减少,透气性变差;2)煤气量增加,流速增大。
(5)对顺行的影响。
A.不利的一面:煤气阻力损失ΔP↑。
原因:
1)煤气量↑→煤气流速增大;
2)焦炭量↓→料柱透气性↓。
B.有利的一面:焦炭负荷加重→W有效↑⇒焦比↓→焦炭量↓所致。
(6)对铁水质量的影响。喷吹后,焦比降低,只要喷吹物含S量低于焦炭,铁水硫含量↓,质量普遍提高。

第3题:

喷吹煤粉时,喷吹罐压力应大于高炉热风压力为()。


参考答案:0.15MPa

第4题:

高炉风口前燃烧是在()一定,且有大量过剩炭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的。

  • A、容积
  • B、空气量
  • C、风温
  • D、喷煤量

正确答案:B

第5题:

计算题:已知某高炉有效容积350m3,高炉利用系数为3.5,该高炉喷煤量每小时6吨,计算该高炉喷煤比?


正确答案:每昼夜生铁产量为:350³3.5=1225t
喷煤比=(6³24³1000)/1225=117.6kg/t²Fe
该高炉喷煤比为117.6kg/t²Fe。

第6题:

喷煤的高炉调剂炉况时,对炉凉初期发现风压平稳,下料加快应及时()。

  • A、减煤
  • B、减风
  • C、提高风温或煤量

正确答案:C

第7题:

送风制度是高炉操作的核心。它主要包括()。

  • A、风量:高炉风量愈大,则燃烧愈快,冶炼愈快,在焦比不变时,风量的增加与产量的提高成正比例关系。
  • B、风温:它是供应高炉热能的主要来源之一,是“风”的主要质量指标,提高风温能降低焦比。
  • C、喷吹煤粉:向高炉鼓风中喷吹煤粉,是降低焦比的主要措施之一。它对高炉冶炼过程有较大的影响。
  • D、风口直径及长度

正确答案:A,B,C,D

第8题:

高炉煤粉喷吹系统中煤粉流速必须大于( )。

A.l2m/s

B.l6m/s

C.l8m/s

D.20m/s


正确答案:C

第9题:

喷煤的高炉调剂炉况的一般顺序为()。

  • A、煤量—风温—风量—装料制度—负荷—加净焦
  • B、风温—煤量—装料制度—风量—负荷—加净焦
  • C、风量—风温—煤量—装料制度—负荷—加净焦

正确答案:A

第10题:

风温提高对高炉顺行有何影响?为什么高风温必须与喷吹相结合才能发挥其最佳效能?


正确答案: (1)提高风温使鼓风动能增大,燃烧带扩大,炉缸活跃,同时,高温区和软熔带下移,块状带扩大,炉子上部区域温度降低,利于高炉顺行。
(2)因为喷吹燃料能降低因使用高风温而引起的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的提高。从而降低煤气流速,减少SiO的挥发,有利于高炉顺行,风温越高,补偿热越多,越有利于喷吹量的增大和喷吹效果的发挥,从而更有利于焦比的降低,实践证明,高风温与大喷吹相结合,能更好地发挥其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