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生物反应器按方式可分为泥水分离型和()。

题目

厌氧生物反应器按方式可分为泥水分离型和()。

  • A、出水回流型
  • B、直排型
  • C、升流型
  • D、降流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膜生物反应器在废水中的应用有如下特点:( )

A.用来分离好氧或厌氧反应器的混和液

B.可有效的去除水中的色度

C.膜生物反应器的产泥量很大

D.传氧效率低,能耗高


正确答案:A

第2题:

关于膜生物反应器,下列说法中哪项错误?( )

A.可不设二沉池
B.实现了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与污水的水力停留时间的分离
C.膜组件中,膜材料常用反渗透膜
D.膜生物反应器分好氧和厌氧两大类

答案:C
解析:
膜生物反应器,正常要设置二沉池,但曝气生物滤池可不设置二沉池,故A项正确。生物固体生长在生物膜表面,生物链长,生物种类多样化,可有效地将有机物截留在生物膜表面进行氧化分解,可实现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与污水的水力停留时间的分离,B项正确。生物膜分为好养和厌氧两种,D项正确。生物膜其本质是膜状污泥,是在滤料与水流接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污泥膜,而并非是人工膜(反渗透膜),C项错误。

第3题:

稳定塘的常按塘内的微生物类型、供氧方式和功能等进行划分,可分为( )

A. 好氧塘

B. 兼性塘

C. 曝气塘

D. 厌氧塘


正确答案是:ABCD

第4题:

简述厌氧生物反应器的工艺控制条件


正确答案: (1)温度:温度对厌氧反应尤为重要,当温度低于最优下限温度时,每下降1℃,效率下降11%。在上述范围,温度在1-3℃的微小波动,对厌氧反应影响不明显,但温度变化过大(急速变化),则会使污泥活力下降,度产生酸积累等问题。
(2)PH:完全厌氧反应则应严格控制PH,即产甲烷反应控制范围6.5-8.0,最佳范围为6.8-7.2,PH低于6.3或高于7.8,甲烷化速降低。
(3)氧化还原电位:水解阶段氧化还原电位为-100~+100mv,产甲烷阶段的最优氧化还原电位为-150~-400mv。因此,应控制进水带入的氧的含量,不能因以对厌氧反应器造成不利影响。
(4)营养物:厌氧反应池营养物比例为C://N:P=(350-500):5:1。
(5)有毒有害物:抑制和影响厌氧反应的有害物有三种:
1无机物:有氨、无机硫化物、盐类、重金属等,特别硫酸盐和硫化物抑制作用最为严重;
2有机化合物:非极性有机化合物,含挥发性脂肪酸(VFA.、非极性酚化合物、单宁类化合物、芬香族氨基酸、焦糖化合物等五类。
3生物异型化合物,含氯化烃、甲醛、氰化物、洗涤剂、抗菌素等。

第5题:

膜生物反应器在废水中的应用有如下特点()

  • A、用来分离好氧或厌氧反应器的混和液
  • B、可有效的去除水中的色度;
  • C、膜生物反应器的产泥量很大;
  • D、传氧效率低,能耗高。

正确答案:A

第6题:

以下关于厌氧生物处理缺点的叙述中,哪几项不正确?( )

A.厌氧生物反应器长期停运后,污泥活性恢复历时长
B.厌氧生物反应器污泥浓度高,容积负荷小
C.厌氧生物处理出水水质较差,不能直接排放
D.厌氧生物反应器污泥浓度高,剩余污泥量大

答案:A,B,D
解析:

第7题:

污水厌氧生物处理工艺中,下述哪些工艺不需要另设泥水分离设备?( )

A.厌氧生物滤床
B.传统消化法
C.厌氧接触池
D.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答案:A,B,D
解析:
厌氧生物滤床的主要优点是:处理能力较高,池内可以保持很高的微生物浓度;不需另设泥水分离设备,出水SS较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等。主要缺点是:滤料费用较高,滤料容易堵塞,尤其是下部生物膜很厚,堵塞后没有简单有效的清洗方法。因此,悬浮物含量高的废水宜慎用,A项正确。传统消化法的特点是在一个消化池内进行酸化,甲烷化和固液分离,B项正确。D项,UASB已经集成三相分离功能。C项不选择,厌氧接触池处理后的水与厌氧污泥混合液从上部流出进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排除后,沉淀污泥回流至消化池。

第8题:

按氧化塘的溶解氧来源和净化效果差异,可分为好氧塘、兼性塘和厌氧塘。(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9题:

微生物的分类中,按细菌利用氧气的形式可分为好氧型细菌,厌氧型细菌,()细菌。


正确答案:兼氧型

第10题:

根据泥水加压平衡盾构机中对泥水系统的压力控制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和()。


正确答案:直接控制型;间接控制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