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肾小管性蛋白尿,错误的说法是()

题目

关于肾小管性蛋白尿,错误的说法是()

  • A、尿蛋白半定量多为+++以上
  • B、尿蛋白含量一般<2g/24h
  • C、用加热醋酸法测定为阳性
  • D、以β-MG等增加为主
  • E、多见于肾小管间质病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蛋白尿,下列错误的是

A.持续性蛋白尿基本上都是病理性蛋白尿

B.肾小球性蛋白尿见于原发和继发肾小球疾病

C.肾小管性蛋白尿见于活动性肾盂肾炎及肾小管疾病

D.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可出现本周蛋白尿

E.Bence-Jones蛋白属于肾组织性蛋白尿


正确答案:E
解析:Bence-Jones蛋白属于游离轻链,见于浆细胞病,为溢出性蛋白尿,不属于肾组织性蛋白尿。其他关于蛋白尿的描述都是正确的。

第2题:

下列关于蛋白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持续性蛋白尿基本上都是病理性蛋白尿

B.肾小球性蛋白尿见于原发和继发肾小球疾病

C.肾小管性蛋白尿见于活动性肾盂肾炎及肾小管疾病

D.本周蛋白尿属于肾组织性蛋白尿

E.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可出现本周蛋白尿


正确答案:D
69.答案[D] 解析:本周蛋白属于游离轻链蛋白,见于浆细胞病,为溢出性蛋白尿,不属于肾组织性蛋白尿。

第3题:

根据蛋白尿的发生机制,蛋白尿可分为五类,下列哪一类是错误的

A、肾小球性蛋白尿

B、肾小管性蛋白尿

C、溢出性蛋白尿

D、分泌性蛋白尿

E、假性蛋白尿


参考答案:E

第4题:

关于蛋白尿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血管内溶血时可出现溢出性蛋白尿
B.肾小管性蛋白尿为小分子量蛋白尿
C.
D.大、中、小分子均有的蛋白尿,见于肾小球性蛋白尿

答案:C
解析:
肾小管性蛋白尿为小分子量蛋白尿,包括β2微球蛋白、溶菌酶、核糖核酸酶等。微小病变型肾病为肾小球性病变,可出现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球性蛋白尿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损伤,导致通透性增加及负电荷丧失,以分子量较小的白蛋白为主,损伤严重时可出现球蛋白和其他大分子。血管内溶血时血红蛋白浓度超过了肾吸收阈,从尿中排出,为溢出性蛋白尿。

第5题:

关于蛋白尿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尿蛋白>150mg/d呈现尿蛋白阳性

B.体位性蛋白尿的尿蛋白<1g/d

C.肾小管性蛋白尿的尿蛋白一般<2g/d

D.溶菌酶蛋白尿属溢出性蛋白尿


正确答案:D
解析:溶菌酶蛋白尿属肾小管性蛋白尿,而不是溢出性蛋白尿。D错,其他各项均正确。

第6题:

关于蛋白尿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血管内溶血时可出现溢出性蛋白尿

B.肾小管性蛋白尿为小分子量蛋白尿

C.β2微球蛋白尿为微小病变型肾病的特征

D.大、中、小分子均有的蛋白尿,见于肾小球性蛋白尿


正确答案:C
解析:肾小管性蛋白尿为小分子量蛋白尿,包括β2微球蛋白、溶菌酶、核糖核酸酶等。微小病变型肾病为肾小球性病变,可出现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球性蛋白尿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损伤。导致通透性增加及负电荷丧失,以分子量较小的白蛋白为主,损伤严重时可出现球蛋白和其他大分子。血管内溶血时血红蛋白浓度超过了肾吸收阈,从尿中排出,为溢出性蛋白尿。

第7题:

关于蛋白尿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尿蛋白超过3.5g/d称蛋白尿

B.直立体位发生的蛋白尿称功能性蛋白尿

C.肌红蛋白尿属于溢出性蛋白尿

D.溶菌酶蛋白尿属于肾小管性蛋白


正确答案:A
解析:尿蛋白持续超过150ms/d或尿蛋白/肌酐比率,200ms/s称为蛋白尿。A错,其他各项均正确。

第8题:

关于肾小管性蛋白尿和肾小球性蛋白尿,正确的是

A、肾小管性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增高

B、肾小球性蛋白尿仅β2-微球蛋白增高

C、肾小管性蛋白尿以白蛋白增高为主

D、肾小球性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及白蛋白均增高

E、肾小球性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及白蛋白均不增高


参考答案:A

第9题:

关于肾小管性蛋白尿,错误的说法是A、尿蛋白半定量多为(+++)以上B、尿蛋白含量一般<2g/24hC、用加热

关于肾小管性蛋白尿,错误的说法是

A、尿蛋白半定量多为(+++)以上

B、尿蛋白含量一般<2g/24h

C、用加热醋酸法测定为阳性

D、以β-MG等增加为主

E、多见于肾小管间质病变


参考答案:A

第10题:

关于蛋白尿,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持续性蛋白尿基本上都是病理性蛋白尿
B.剧烈运动时蛋白滤过增多
C.肾小管性蛋白尿见于活动性肾盂肾炎及肾小管病
D. Tamm-Horsfall糖蛋白属于溢出性蛋白尿

答案:D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