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骨质疏松的处理原则。

题目

试述骨质疏松的处理原则。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骨质疏松的处理原则有:(1)一般治疗:运动、钙剂、维生素D类等。(2)对症治疗:止痛、处理骨畸形和骨折等。(3)特殊药物治疗:雌激素和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雄激素、降钙素、二磷酸盐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正确答案: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方法是:坚持体育锻炼,鼓励步行,预防跌跤,注意合理营养,补钙同时给予维生素D和蛋白质;增加户外活动,日照可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避免过量饮酒;戒烟,避免过量运动和不适当活动。预防骨折发生。

第2题:

简述骨质疏松的营养治疗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1)钙的摄入量充足,成人800mg/d;老年提倡1000mg/d。
(2)钙磷比值合理2:1;
(3)充足的蛋白质与维生素C,蛋白质充足可增加钙的吸收与储存。维生素C对胶原合成有利。
(4)充足的维生素D和维生素A的摄入,维生素D作为载体促进钙的吸收,维生素A对骨骼钙化有利。
(5)科学的烹调方法。植酸、草酸与钙结合成不溶性钙盐,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

第3题:

简述骨质疏松药物的分类及合理补钙的原则


参考答案: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的分类:分为以下三类:1、抑制骨吸收的药物:雌激素和孕激素、二膦酸盐、降钙素、依普拉芬和类黄酮类药物等。2、促进骨形成的药物:氟化物、同化类固醇激素、甲状旁腺激素、维生素K等。3、作用于骨矿化的药物:活性维生素D3、钙制剂等。终生足够的钙摄入是预防原发性骨质疏松的最重要的措施。首先应通过膳食(包括钙强化食品)来摄取钙,当膳食满足不了人体需求时,应该补充钙剂,而补钙与其它药物治疗及其它措施相结合可能具有更好的效果。 
  由于人体不能贮存过量的钙,所以补钙应日日均衡。不要一次补充大量的钙,每日补钙应分次进行。研究还表明,随每日三餐补钙能增加钙的吸收率。雌激素与钙联合用药比单独补钙效果好。  

第4题:

问答题
试述骨质疏松症的体育康复疗法。

正确答案: (一)运动方式:有氧运动、肌力的训练平衡和灵活性训练
1、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和登台阶等。有氧运动可直接起到刺激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的作用。
2、肌力训练承重运动在维持骨量中是最有效的运动方式。运动增加凸面面积能刺激成骨细胞活性,增强骨质疏松骨骼承受应激的能力。当然这些运动要根据个体潜在能力,应从最小负荷开始并逐渐增加,以使病人有足够的时间来适应。患骨质疏松症的老年患者还应该避免在划船训练器上锻炼,因由最大限度的向前弯腰可能引起后背的扭伤和脊柱的压缩性骨折。
肌力训练的方式可根据具体条件灵活选择,如负重抗阻练习、克服弹性物体的练习:对抗性练习:
3、平衡和灵活性训练是预防跌倒的重要运动方式,如体操、舞蹈、太极拳等。增强肌力、提高平衡能力和灵活性的运动训练,但要避免脊柱屈曲的活动。对
于骨密度明显降低,而且肌肉无力和有平衡障碍的病人,运动训练加强协调和平衡能力,使其骨密度升高和肌力增强,可预防跌倒。
(二)运动强度运动强度因不同个体和骨质疏松的不同程度而有差异。运动强度逐渐增加才能使骨强壮。运动负荷应在骨能承受的机械应力范围之内。运动时间和强度应随着患者能力的增加而相应的增加。
(三)运动时间和频率:在已经确定的运动强度范围内,以轻微疲劳而休息后得以缓解为前提,动作简单的运动项目,练习时间可以稍长;动作复杂的运动项目.时间可以稍短。一般每次运动时间为20-30分钟,每日总运动时间视具体情况从30-60分钟不等,可进行间歇运动。运动频度取决于运动强度和每次运动持续的时间,每周最好训练3-5次。如果少于3次,效果不佳。
(四)注意事项:运动前老年人必须进行常规身体检查和运动功能试验,明确有无医疗体育禁忌证。老年人、虚弱者、合并其他疾病(糖尿病、关节炎、心血管或肺部疾患)的患者需要医师帮助设计运动方案并参与到训练中来,同时必须加强自我监督。对于严重骨质疏松症、伴有骨折或疼痛被迫卧床者,应予以短期休息和止痛治疗,待症状减轻应在物理治疗师指导下安排活动,进行被动运动和辅助的主动运动,其目的是维持肌力、关节活动度和循环呼吸功能。主动运动能主动收缩局部和全身肌肉、防止肌肉萎缩和骨量进一步丢失。等长运动则起到增强肌力和提高骨密度的效果。对脆弱的骨骼上进行过分的训练将引起机体疲劳和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患者不宜做下列运动:强度或负荷较大的运动。屏气用力的运动。对抗性或技巧性强的运动。仰卧起坐、触摸脚尖和划船样动作等过度前屈动作(尤其椎体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应避免)。此外还应避免使血压骤然升高的动作,如头朝下的倒立、蹲起等。骨质疏松症的病人,除运动疗法外应配合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因病因不同而有多种综合治疗方案,不要以增加运动锻炼来取代药物治疗,运动和药物或营养综合防治骨质疏松的效果比任何一种单一手段的治疗效果更佳。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试述骨质疏松症的体育康复疗法。


正确答案: (一)运动方式:有氧运动、肌力的训练平衡和灵活性训练
1、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和登台阶等。有氧运动可直接起到刺激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的作用。
2、肌力训练承重运动在维持骨量中是最有效的运动方式。运动增加凸面面积能刺激成骨细胞活性,增强骨质疏松骨骼承受应激的能力。当然这些运动要根据个体潜在能力,应从最小负荷开始并逐渐增加,以使病人有足够的时间来适应。患骨质疏松症的老年患者还应该避免在划船训练器上锻炼,因由最大限度的向前弯腰可能引起后背的扭伤和脊柱的压缩性骨折。
肌力训练的方式可根据具体条件灵活选择,如负重抗阻练习、克服弹性物体的练习:对抗性练习:
3、平衡和灵活性训练是预防跌倒的重要运动方式,如体操、舞蹈、太极拳等。增强肌力、提高平衡能力和灵活性的运动训练,但要避免脊柱屈曲的活动。对
于骨密度明显降低,而且肌肉无力和有平衡障碍的病人,运动训练加强协调和平衡能力,使其骨密度升高和肌力增强,可预防跌倒。
(二)运动强度运动强度因不同个体和骨质疏松的不同程度而有差异。运动强度逐渐增加才能使骨强壮。运动负荷应在骨能承受的机械应力范围之内。运动时间和强度应随着患者能力的增加而相应的增加。
(三)运动时间和频率:在已经确定的运动强度范围内,以轻微疲劳而休息后得以缓解为前提,动作简单的运动项目,练习时间可以稍长;动作复杂的运动项目.时间可以稍短。一般每次运动时间为20-30分钟,每日总运动时间视具体情况从30-60分钟不等,可进行间歇运动。运动频度取决于运动强度和每次运动持续的时间,每周最好训练3-5次。如果少于3次,效果不佳。
(四)注意事项:运动前老年人必须进行常规身体检查和运动功能试验,明确有无医疗体育禁忌证。老年人、虚弱者、合并其他疾病(糖尿病、关节炎、心血管或肺部疾患)的患者需要医师帮助设计运动方案并参与到训练中来,同时必须加强自我监督。对于严重骨质疏松症、伴有骨折或疼痛被迫卧床者,应予以短期休息和止痛治疗,待症状减轻应在物理治疗师指导下安排活动,进行被动运动和辅助的主动运动,其目的是维持肌力、关节活动度和循环呼吸功能。主动运动能主动收缩局部和全身肌肉、防止肌肉萎缩和骨量进一步丢失。等长运动则起到增强肌力和提高骨密度的效果。对脆弱的骨骼上进行过分的训练将引起机体疲劳和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患者不宜做下列运动:强度或负荷较大的运动。屏气用力的运动。对抗性或技巧性强的运动。仰卧起坐、触摸脚尖和划船样动作等过度前屈动作(尤其椎体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应避免)。此外还应避免使血压骤然升高的动作,如头朝下的倒立、蹲起等。骨质疏松症的病人,除运动疗法外应配合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因病因不同而有多种综合治疗方案,不要以增加运动锻炼来取代药物治疗,运动和药物或营养综合防治骨质疏松的效果比任何一种单一手段的治疗效果更佳。

第6题:

防治骨质疏松的膳食有哪些原则?


正确答案: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妇女绝经后及老年人发病率高。
骨质疏松的膳食营养防治原则
1)从儿童期开始预防骨质疏松的措施,增加骨峰值
2)加强体育锻炼,特别是负重运动
3)控制能量,保持适宜的体重
4)膳食蛋白质要矢量,一般就占总能量的15%,避免过高或不足。
5)按年龄阶段摄入充足的钙,多选择富含钙的食品,每天至少用250ml的牛奶。适宜摄入量按中国营养学会推荐量
6)注意其它矿物质与钙的平衡,其中磷、镁、锌尤为重要。
7)经常摄入富含维生素D、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K的食物,必要时,补充维生素制剂。
8)低钠饮食,每天食盐的摄入量不超过6g
9)戒类烟酒
10)经常晒太阳,参加户外活动
11)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要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防摔跤
12)加强社区预防骨质疏松的宣传教育,特别是重点人群

第7题:

WHO提出防治骨质疏松的三个原则是补钙____、____。


正确答案:运动疗法;饮食调节

第8题:

WHO对人骨矿量分四级,分别是()。

  • A、正常、骨量减少、一般骨质疏松、严重骨质疏松
  • B、正常、骨量减少、骨质疏松、严重骨质疏松
  • C、正常、一般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严重骨质疏松;
  • D、正常、一般骨质疏松、中等骨质疏松、严重骨质疏松

正确答案:B

第9题:

由某些疾病或药物引起的骨质疏松属于()

  • A、原发性骨质疏松
  • B、绝经后骨质疏松
  • C、老年性骨质疏松
  • D、继发性骨质疏松
  • E、特发性骨质疏松

正确答案:D

第10题:

问答题
防治骨质疏松的膳食有哪些原则?

正确答案: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妇女绝经后及老年人发病率高。
骨质疏松的膳食营养防治原则
1)从儿童期开始预防骨质疏松的措施,增加骨峰值
2)加强体育锻炼,特别是负重运动
3)控制能量,保持适宜的体重
4)膳食蛋白质要矢量,一般就占总能量的15%,避免过高或不足。
5)按年龄阶段摄入充足的钙,多选择富含钙的食品,每天至少用250ml的牛奶。适宜摄入量按中国营养学会推荐量
6)注意其它矿物质与钙的平衡,其中磷、镁、锌尤为重要。
7)经常摄入富含维生素D、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K的食物,必要时,补充维生素制剂。
8)低钠饮食,每天食盐的摄入量不超过6g
9)戒类烟酒
10)经常晒太阳,参加户外活动
11)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要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防摔跤
12)加强社区预防骨质疏松的宣传教育,特别是重点人群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