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29岁,突发四肢乏力不适1d,下肢明显。发病前有饮酒史,既往曾发作2次,每次发作腰穿脑脊液检查常规及生化无异常发现。体检:四肢肌力减低,肌张力下降,腱反射消失,感觉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A、格林-巴利综合征B、脊髓肿瘤C、急性脊髓炎D、周期性瘫痪E、颈椎病

题目

男性,29岁,突发四肢乏力不适1d,下肢明显。发病前有饮酒史,既往曾发作2次,每次发作腰穿脑脊液检查常规及生化无异常发现。体检:四肢肌力减低,肌张力下降,腱反射消失,感觉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格林-巴利综合征
  • B、脊髓肿瘤
  • C、急性脊髓炎
  • D、周期性瘫痪
  • E、颈椎病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男,30岁。突发四肢乏力不适1天,下肢明显。发病前有饮酒史,既往曾发作2次,每次发作腰穿检查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无异常发现。体格检查:四肢肌力减低,肌张力下降,腱反射消失,感觉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B.脊髓肿瘤

C.急性脊髓炎

D.周期性瘫痪

E.颈椎病


正确答案:D

第2题:

男,29岁。突发四肢乏力不适1天,下肢明显。发病前有饮酒史,既往曾发作2次,每次发作腰穿检查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无异常发现。体格检查:四肢肌力减低,肌张力下降,腱反射消失,感觉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B、脊髓肿瘤

C、急性脊髓炎

D、周期性瘫痪

E、颈椎病


参考答案:D

第3题:

患者,男,29岁,突发四肢乏力不适l天,下肢明显。发病前有饮酒史,既往曾发作2次,每次发作腰穿检查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无异常发现。体检:四肢肌力减低,肌张力下降,腱反射消失,感觉正常。最可能的诊断为( )

A.脊髓肿瘤

B.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C.急性脊髓炎

D.周期性瘫痪

E.颈椎病


正确答案:D

第4题:

男性患者,25岁。早晨起床时发现四肢乏力,双下肢明显,持续1天后症状消失,发病前有饮酒史,既往曾发作2次。每次发作腰穿查脑脊液常规、生化无异常发现。体检:四肢肌力Ⅲ级,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低,感觉正常。

最可能的诊断为
A.急性脊髓炎
B.重症肌无力
C.多发性肌炎
D.周期性瘫痪
E.多发性硬化

答案:D
解析:

第5题:

男性,29岁,突发四肢乏力不适1天,下肢明显。发病前有饮酒史,既往曾发作2次,每次发作腰穿检查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无异常发现。体检:四肢肌力减低,肌张力下降,腱反射消失,感觉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B.脊髓肿瘤
C.急性脊髓炎
D.周期性瘫痪
E.颈椎病


答案:D
解析:
[考点]周期性瘫痪的诊断
[分析]该年轻男性病人出现典型的周期性瘫痪的表现,即在饮酒诱因后突发四肢乏力,以下肢为著,肌张力下降,腱反射消失,而感觉正常,脑脊液正常,既往曾有发作史。因此答案是D,其他疾病均不像。

第6题:

男性,29岁,突发四肢乏力不适1d,下肢明显。发病前有饮酒史,既往曾发作 2次,每次发作腰穿检查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无异常发现。体检:四肢肌力减低,肌张力下降,腱反射消失,感觉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脊髓肿瘤

B.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C.急性脊髓炎

D.周期性瘫痪

E.颈椎病


正确答案:D
解析:该年轻男性病人出现典型的周期性瘫痪的表现,即在饮酒诱因后突发四肢乏力,以下肢为著,肌张力下降,腱反射消失,而感觉正常,脑脊液正常,既往曾有发作史。

第7题:

患者,男,29岁,突发四肢乏力不适1天,下肢明显。发病前有饮酒史,既往曾发作2次,每次发作腰穿检查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无异常发现。体检:四肢肌力减低,肌张力下降,腱反射消失,感觉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B.脊髓肿瘤

C.急性脊髓炎

D.周期性瘫痪

E.颈椎病


正确答案:D

第8题:

根据下列条件,回答 110~109 题:

男性,20岁,白天有剧烈活动及饱食史,次日清晨发现四肢乏力,下肢明显。既往曾发作3次,曾行腰穿检查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未见异常。体检:四肢肌力减低,肌张力下降,腱反射消失,感觉正常,心电图示U波,ST段下移。

第 110 题 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格林-巴利综合征

B.多发性肌炎

C.急性脊髓炎

D.周期性瘫痪

E.癔病性瘫痪


正确答案:D

第9题:

男性,29岁,突发四肢乏力不适1天,下肢明显。发病前有饮酒史,既往曾发作2次,每次发作腰穿检查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无异常发现。体检:四肢肌力减低,肌张力下降,腱反射消失,感觉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格林巴利综合征
B.脊髓肿瘤
C.急性脊髓炎
D.周期性瘫痪
E.颈椎病

答案:D
解析:
这是一道实际应用题;考核学生对周期性瘫痪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错误率较高。常见的错误:错选A。错误辨析:患者急起四肢弛缓性瘫痪,但无感觉障碍,易于排除脊髓疾病但格林巴利综合征可符合以上表现,易被错选,因格林巴利综合征病前多有感染史,而非饮酒史,好转后不易复发,脑脊液有蛋白一细胞分离现象,故不应选择之。要点:掌握周期性瘫痪的临床表现。

第10题:

男性,29岁,突发四肢乏力不适1天,下肢明显。发病前有饮酒史,既往曾发作2次,每次发作腰穿检查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无异常发现。体检:四肢肌力减低,肌张力下降,腱反射消失,感觉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B、脊髓肿瘤
C、急性脊髓炎
D、周期性瘫痪
E、颈椎病

答案:D
解析:
周期性瘫痪,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青壮年(20~40岁)发病居多,男多于女,随年龄增长而发病次数减少。饱餐(尤其是碳水化合物进食过多)、酗酒、剧烈运动、过劳、寒冷或情绪紧张等均可诱发。?多在夜间或清晨醒来时发病,表现为四肢弛缓性瘫痪,程度可轻可重,肌无力常由双下肢开始,后延及双上肢,两侧对称,近端较重;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患者神志清楚,构音正常,头面部肌肉很少受累,尿便功能正常,但严重病例,可累及膈肌、呼吸肌、心肌等,甚至可造成死亡。?发作一般持续6~24小时,或1~2天,个别病例可持续一周。最晚瘫痪的肌肉往往先恢复。发作间期一切正常;发作频率不等,可数周或数月1次,个别病例发作频繁,甚至每天均有发作,也有数年1次或终生仅发作1次者。40岁以后发病逐渐减少,直至停发。若并发于肾上腺肿瘤和甲状腺机能亢进者,则发作常较频繁。发作后可有持续数天的受累肌肉疼痛及强直。频繁发作者可有下肢近端持久性肌无力和局限性肌萎缩。?发作时血清钾一般降到3.5毫摩尔/升以下,尿钾也减少,血钠可升高。心电图可呈低血钾改变,如出现U波、QT间期延长、S-T段下降等。肌电图显示电位幅度降低或消失,严重者电刺激无反应。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