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伤寒、副伤寒的实验是()

题目

诊断伤寒、副伤寒的实验是()

  • A、肥达反应
  • B、外斐氏反应
  • C、锡克氏反应
  • D、交叉反应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伤寒、副伤寒伤寒鉴别诊断


参考答案:1.病毒感染 起病较急,多伴有上呼吸道症状,常无缓脉、脾大或玫瑰疹,伤寒的病原与血清学检查均为阴性,常在1~2周内不治而愈。2.斑疹伤寒 流行性斑疹伤寒多见于冬春,地方性斑疹伤寒多见夏秋。一般起病较急,脉搏较速,多有明显头痛。第5-6病日出现皮疹,数量多且可有出血性皮疹。外斐氏反应阳性。治疗后退热比伤寒为快。3.钩端螺旋体病 本病的流感伤寒型在夏秋季流行期间常见,起病急,伴畏寒发热,发热与伤寒相似。但此病有疫水接触史,临床表现有眼结合膜充血,全身酸痛,尤以腓肠肌疼痛与压痛为著,以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等;血象白细胞数增高。进行有关病原、血清学检查即确诊。4.急性病毒性肝炎 伤寒并发中毒性肝炎易与病毒性肝炎相混淆,但前肝功能损害较轻,有黄疸者黄疸出现后仍发热不退,并有伤寒的其他特征性表现,且病原及血清学检查均为阳性。5.布氏杆菌病 患者有与病畜(牛、羊、猪)接触史,或有饮用未消毒的乳制品史。本病起病缓慢,发热多为波浪型,多汗,并有关节痛或肌痛等症状。病程迁延,易于复发。确诊需有血液或骨髓培养出病原体、布氏杆菌凝集试验阳性。6.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患者多有结核病史或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史。发热不规则,常伴盗汗、脉搏增快、呼吸急促等。发病2周后X线胸片检查可见双肺有弥漫的细小粟粒状病灶。7.败血症 败血症多有原发病灶,热型多不规则,常呈弛张热、伴寒战、无相对缓脉。白细胞总数虽可减少,但中性粒细胞升高,血培养可分离出致病菌。8.其他疾病 如恶性组织细胞病、风湿热以及变应性亚败血症等,有时需进行鉴别。

第2题:

下列疾病中可用肥达试验进行协助诊断的是 ( )

A、伤寒

B、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所致副伤寒

C、斑疹伤寒

D、乙型副伤寒沙门菌所致副伤寒

E、丙型副伤寒沙门菌所致副伤寒


参考答案:ABDE

第3题:

肥达试验不可协助诊断

A.伤寒

B.斑疹伤寒

C.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所致副伤寒

D.乙型副伤寒沙门菌所致副伤寒

E.丙型副伤寒沙门菌所致副伤寒


正确答案:B

第4题:

肥达试验可协助诊断()

  • A、伤寒
  • B、甲型副伤寒杆菌所致副伤寒
  • C、乙型副伤寒杆菌所致副伤寒
  • D、丙型副伤寒杆菌所致副伤寒
  • E、斑疹伤寒

正确答案:A,B,C,D

第5题:

肥达实验常用于哪种疾病的辅助诊断?( )

A、霍乱

B、菌痢

C、伤寒和副伤寒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鼠疫


参考答案:C

第6题:

副伤寒诊断与治疗


参考答案:副伤寒甲、乙、丙的诊断、治疗与伤寒大致相同。对并发化脓性病灶者,一旦脓肿形成,可行外科手术治疗,并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

第7题:

外斐反应:OX19阳性,OXk阴性,可能的诊断是

A、恙虫病

B、流行性斑疹伤寒

C、Q热

D、甲型副伤寒

E、乙型副伤寒


参考答案:B

第8题:

下列关于伤寒和副伤寒等沙门菌感染说法正确的是()

A、伤寒和副伤寒是一类常见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

B、伤寒和副伤寒病原体相同

C、伤寒和副伤寒免疫性相同

D、伤寒和副伤寒病理变化完全不同

E、伤寒和副伤寒防治措施完全不同


参考答案:A

第9题:

肥达实验常用于哪种疾病的辅助诊断?( )

A.霍乱
B.菌痢
C.伤寒和副伤寒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鼠疫

答案:C
解析:
肥达试验是用已知的伤寒沙门菌O、H抗原,副伤寒甲、乙H抗原稀释后与被检血清作定量凝集试验,以检测患者血清中抗体的含量,来判断机体是否受沙门菌感染而导致肠热证并判别沙门菌的种类。

第10题:

简述伤寒和副伤寒的诊断。


正确答案: 1、临床病例:伤寒流行季节和地区,高热可达40-41℃,持续1-2周以上,呈特殊中毒面容,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肝脾肿大,血象白C计数降低,嗜酸性粒C消失,骨髓象可见伤寒细胞(戒指细胞)。
2、确诊病例:如上临床表现,血、尿、粪便、骨髓标本,玫瑰疹刮取物中分离,培养出伤寒杆菌或副伤寒杆菌或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肥大反应“O”抗体凝集效价≥1:80,伤寒或副伤寒“H”抗体凝集效价≥1:160,或恢复期抗体效价比早期增高4倍或以上。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