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正常角膜的位置及大小。

题目

试述正常角膜的位置及大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正常泪腺的位置、大小及神经支配及泪液排出的途径。


正确答案: 泪腺位于眼眶外上方的泪腺窝内,长约20mm,宽12mm,借结缔组织固定于眶骨膜上,提上睑肌外侧肌腱从中通过,将其分隔成较大的眶部泪腺和较小的睑部泪腺,正常时从眼睑不能触及。泪腺有三种神经纤维支配①第Ⅴ脑神经眼支的分支为感觉纤维;②来自面神经中的副交感神经纤维;③颅内动脉丛的交感神经纤维。泪液产生后排出到结膜囊后,经眼睑瞬目运动,分布于眼球的前表面,并聚于内眦处的泪湖,再由接触眼表面的泪小点和泪小管的虹吸作用,进入泪囊,鼻泪管到鼻腔,经鼻粘膜吸收。

第2题:

试述脊髓的位置及分段,并说明选取腰穿的位置及原因。


正确答案:位置:椎管内,枕骨大孔~第1腰椎体下缘(成人)。
分段:每对脊神经根的最上一根丝与最下一根丝之间的范围。
脊髓可分为31个节段,即颈髓8个节段(C1-C8),胸髓12个节段(T1-T12),腰髓5个节段(L1-L5),骶髓5个节段(S1-S5)和尾髓1个节段(Co)因第1腰椎以下已无脊髓,故临床上常在第3、4腰椎间或第4、5腰椎间进行穿刺,可避免刺伤脊髓,针尖也不易刺伤飘浮在脑脊液中的马尾。

第3题:

C.试述子宫的位置和正常姿势。


正确答案: 子宫位于小骨盆的中央,在膀胱与直肠之间,子宫颈的下端不低于坐骨棘平面。成年女子子宫的正常姿势呈轻度前倾前屈位。

第4题:

问答题
试述正常角膜的位置及大小。

正确答案: 角膜位于眼球前极中央,呈略向前凸的透明横椭圆形组织,横径约11.5~12mm,垂直径约10.5~11mm,角膜前表面的曲率半径约为7.8mm,后面约为6.8mm。角膜厚度中央部约O.5~0.55mm,周边部约1mm。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试述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正确答案: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如下:(1)临床表现:起病前常有感冒史。患者主诉与一般角膜炎相同。检查时可见睫状充血,角膜在早期可呈小点状混浊,继而形成小水疱,水疱破裂并相互连接形成树枝状的表浅溃疡,荧光素染色阳性,角膜知觉减退。如进一步发展,溃疡变成不规则地图状并继发虹膜睫状体炎。有前房积脓提示有细菌混合感染。少数患者由于免疫反应,呈现角膜实质层、后弹力层水肿并伴有轻度虹膜睫状体炎,但角膜表面仅呈现浅点状散在染色,称为盘状角膜基质炎。(2)治疗要点:①本病滴用抗病毒药是最主要的治疗。常用药物包括:0.1%碘苷(疱疹净)、0.1%阿苷洛韦(无环鸟苷)、0.1%三氟胸腺嘧啶等。②为增强免疫力,可滴用丙种球蛋白、干扰素或自身血清。③对药物效果欠佳者,可考虑化学药物烧灼溃疡面,但应慎用,以免产生更多的瘢痕。④皮质激素在溃疡未愈合前(荧光素染色阳性)应禁用。对浅表溃疡已痊愈和深层非溃疡性病变可在使用抗病毒药的同时合并使用,如盘状角膜基质炎者。⑤对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相应有效的抗生素。⑥对伴有虹膜睫状体炎者,应用麻痹扩瞳剂及热敷等。

第6题:

试述膀胱的位置及正常容量。


正确答案: 成人的膀胱位于小骨盆腔的前部,耻骨联合的后方。膀胱空虚时,膀胱尖不高出耻骨联合上缘;当膀胱充盈时,膀胱尖可高出耻骨联合上缘。正常膀胱容量男性约400mL,女性约500mL。

第7题:

试述感染性角膜炎的病因及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感染性角膜炎的病因及治疗原则如下:(1)病因:①细菌感染,常见有肺炎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变形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等;②真菌感染,常见有曲霉、镰刀菌、白假丝酵母菌等;③病毒感染,常见有单纯疱疹病毒1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2)治疗原则:①病因治疗,根据病因选用抗生素、抗真菌药或抗病毒药物。局部滴药及球结膜下注射是用药的合理途径,严重者亦可合并全身用药。②皮质激素,对上皮未愈合,荧光素染色阳性者,不宜轻易使用。在能肯定病因治疗完全有效时,可慎用。③麻痹扩瞳剂,并发虹膜睫状体炎者应及早使用,以防后粘连及促进虹膜睫状体炎及溃疡的痊愈。④角膜不透明体的治疗,早期积极退翳治疗,治疗半年仍无效并严重妨碍视力者,可考虑手术治疗,采用光学虹膜切除或角膜移植术。

第8题:

试述单孢病毒角膜炎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1)发病机制:人的原发性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常发生于幼儿,在三叉神经支配的体表(头、面部皮肤和粘膜)发生单疱感染。单纯疱疹病毒从感染的上皮组织到达受感染组织的感觉神经末梢,沿神经轴突进入感觉神经节的细胞体内,单纯疱疹病毒的染色体随之进入神经元的细胞核,以潜伏状态存留下来。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受刺激时,潜伏在神经节内的病毒可活化,沿神经轴突逆行到感觉神经末梢,引起复发感染。
(2)临床表现
a、原发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原发感染常见于幼儿,有全身发热和耳前淋巴结肿痛,唇部和皮肤单疱感染。眼部受累表现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假膜性结膜炎、眼睑皮肤疱疹,大约2/3患者出现点状或树枝状角膜炎,不到10%的患者发生角膜基质炎和葡萄膜炎。
B、复发感染包括树枝状和地图状角膜炎、非坏死性和坏死性角膜基质炎等。感染的病毒株及机体的遗传体质,与疾病类型及复发的严重程度有关。树枝状角膜炎患者有轻度异物感、畏光、流泪、视物模糊等症状,或没有症状。以点状角膜炎起病,逐渐融合成树枝状,常位于角膜中央,有睫状充血,局部或弥漫性角膜感觉减退。若病情进展,单纯疱疹病毒可沿树枝状病灶呈离心性向周边部及基质浅层扩展,形成地图状溃疡。大多数患者通常3周左右自行消退。盘状角膜炎是角膜基质炎的典型类型。表现为角膜中央区基质呈盘状水肿,一般不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角膜上皮完整。严重者可出现角膜上皮微囊样水肿,甚至大泡。可有KP。

第9题:

问答题
试述膀胱的位置及正常容量。

正确答案: 成人的膀胱位于小骨盆腔的前部,耻骨联合的后方。膀胱空虚时,膀胱尖不高出耻骨联合上缘;当膀胱充盈时,膀胱尖可高出耻骨联合上缘。正常膀胱容量男性约400mL,女性约500mL。
解析: 暂无解析

第10题:

问答题
试述正常泪腺的位置、大小及神经支配及泪液排出的途径。

正确答案: 泪腺位于眼眶外上方的泪腺窝内,长约20mm,宽12mm,借结缔组织固定于眶骨膜上,提上睑肌外侧肌腱从中通过,将其分隔成较大的眶部泪腺和较小的睑部泪腺,正常时从眼睑不能触及。泪腺有三种神经纤维支配①第Ⅴ脑神经眼支的分支为感觉纤维;②来自面神经中的副交感神经纤维;③颅内动脉丛的交感神经纤维。泪液产生后排出到结膜囊后,经眼睑瞬目运动,分布于眼球的前表面,并聚于内眦处的泪湖,再由接触眼表面的泪小点和泪小管的虹吸作用,进入泪囊,鼻泪管到鼻腔,经鼻粘膜吸收。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