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核仁的结构和功能。

题目

试述核仁的结构和功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核仁的三种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正确答案:纤维中心,致密纤维组分,颗粒组分。功能:核仁是rRNA基因转录和加工的场所,是核糖体亚基装配的场所。

第2题:

简述核仁的结构和功能。


正确答案:结构:
(1)纤维中心:包埋在颗粒组分内部一个或几个浅染得低电子密度的圆形结构。
(2)致密纤维组分:是核仁超微结构中电子密度最高的部分,呈环形或半月形包围FC,由致密的纤维构成,通常见不到颗粒。
(3)颗粒组分:是核仁的主要结构,由直径为15-20nm的核糖核蛋白颗粒构成,这些颗粒是正在加工、成熟的核糖体亚单位前体颗粒,是核糖体亚单位成熟和储存的位点。
(4)核仁相随染色质与核仁基质。
功能:rRNA基因的转录;rRNA前体的加工;核糖体亚单位的组装;
①加工下来的蛋白质和小的RNA存留在核仁中,可能起着催化核糖体构建的作用;
②核糖体的成熟作用只发生在转移到细胞质以后,从而阻止有功能的核糖体与核内加工不完全的hnRNA分子接近;
③核仁的另一个功能涉及mRNA的输出与降解。

第3题:

试述小肠绒毛的形成、结构和功能。


正确答案:小肠的黏膜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伸出许多指状突起,称小肠绒毛。小肠绒毛表面被覆单层柱状上皮,由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和内分泌细胞组成。吸收细胞数量最多,细胞游离面有大量的微绒毛,密集排列形成纹状缘,微绒毛可扩大细胞游离面的表面积。微绒毛表面有较厚的细胞衣,内含多种酶,故细胞衣是小肠消化、吸收的重要部位。杯状细胞分布在吸收细胞之间,细胞核呈扁圆形或三角形,位于细胞基部,染色深。杯状细胞分泌黏液。内分泌细胞散在分布于绒毛上皮细胞之间,分泌胃肠激素,调节小肠的功能。绒毛中轴为固有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含有中央乳糜管

第4题:

试述肽聚糖和磷壁酸的结构和功能。


正确答案: 肽聚糖的结构是以N-乙酰氨基葡萄糖和N-乙酰胞壁酸通过β-1,4糖苷键相互交替连接成聚糖链,而短肽与短肽与N-乙酰壁酸中的乳酸基团相连。此外短肽间又有肽键或短肽链相连,形成了纵横交叉的网状结构,肽聚糖中的任何键的断裂,都有可能使细菌破裂。因此肽聚糖具有对细菌的保护作用。垣酸的结构是以丙三醇磷酸和核糖醇磷酸为亚基组成的聚合物,是酸性的多糖类。垣酸酸性、带阴电荷,可能在调节酶的活性和吸附镁离子中起作用

第5题:

简述核仁的结构及其功能。


正确答案:在光学显微镜下,核仁通常是匀质的球形小体,一般有1-2个,但也有多个。主要含蛋白质,是真核细胞间期核中最明显的结构,在电镜下显示出的核仁超微结构与胞质中大多数细胞器不同,在核仁周围没有界膜包围,可识别出3个特征性区域:纤维中心、致密纤维组分、颗粒组分。功能是进行核蛋白体的生物发生的重要场所,即核仁是进行rRNA的合成、加工和核蛋白体亚单位的装配的重要场所。

第6题:

详述核仁的细微结构和功能。


正确答案: 结构:电镜下,核仁是裸露无膜的,由纤维丝构成的海绵状结构,由下面四部分组成:
(1)原纤维成分。是紧密排列的原纤维丝,长20~40nm,直径5~8nm,主要成分是RNA和蛋白质,构成核仁的海绵状网架。
(2)颗粒成分:是电子密度较大的颗粒,直径15~20nm,密布于原纤维网架之间,或围绕在原纤维网架的外面。颗粒成分主要是RNA和蛋白质,其大小和胞质中的核糖体类似,很可能是核糖体的前身。
(3)核仁相随染色质:由直径10nm的纤维组成,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围绕在核仁周围,叫核仁周围染色质,主要由异染色质组成;另一部分深入核仁内,称为核仁内染色质,主要由常染色质组成,其中DNA分子以环袢形式伸展到核仁的原纤维部分,为合成RNA提供模板。
(4)核仁基质:为无定形的蛋白质性液体物质,电子密度低,其中悬浮着原纤维成分和颗粒成分。
功能:主要功能是合成rRNA和装配核糖体。
(1)rRNA的合成、加工和成熟:核仁DNA中含有许多相同的串联在一起的rRNA基因。rRNA基因由RNA聚合酶I转录,而每个基因都产生同样的初级RNA转录本,其分子量为4×106D的45SRNA它是rRNA的前体分子。45SRNA经几个中间阶段裂解为28SRNA、18SRNA和5.8SRNA。rRNA的加工还涉及rRNA上部分核苷酸的甲基化。
(2)核糖体的组装:在细胞内rRNA前体的加工成熟过程是以核蛋白方式进行的。当45SRNA生成后,很快与进入核仁的蛋白结合形成80S的核糖体蛋白颗粒。80S的核糖体蛋白颗粒在45SRNA分子加工过程中逐渐丢失一些RNA和蛋白,最后形成核糖体的大小亚基,通过核膜孔运送到胞质中。

第7题:

试述肾小管的组成、分布、结构和功能。


正确答案: 肾小管起于肾小体尿极,止于集合小管,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分为近端小管、细段和远端小管。
1)近端小管分为曲部和直部。曲部分布在皮质迷路和肾柱。上皮细胞为立方形或锥形,细胞体积大,分界不清。胞质嗜酸性,核圆,位于近基底部。细胞游离面有微绒毛构成的刷状缘,基部有质膜内褶和线粒体构成的纵纹。侧面有许多侧突,相互嵌合。直部上皮细胞的刷状缘不明显,细胞器、细胞侧突和质膜内褶均不显著,分布在髓放线和肾锥体中。近端小管是重吸收原尿成分的主要场所,原尿中几乎所有的葡萄糖、氨基酸、蛋白质以及大部分水、离子和尿素均在此重吸收。此外,还可以向腔内分泌氢离子、氨、肌酐和马尿酸等,还能转运和排出血液中的酚红和青霉素等药物。
2)细段由单层扁平上皮组成,细胞器较少。有利于水和离子的通透。
3)远端小管分为曲部和直部,位于肾锥体或髓放线与细段相接。直部细胞体积较小,游离面无刷状缘,管腔较大,基底纵纹明显。电镜下可见微绒毛少、短而小,基底部质膜内褶发达,有丰富的钠、钾-ATP酶,能主动向间质转运钠离子。曲部分布于皮质迷路,质膜内褶不如直部发达。近曲小管是离子交换的重要部位,细胞有吸收水、Na+和排出钾离子、氢离子、氨等功能,对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发挥重要作用。受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调控。

第8题:

试述胰岛的位置、结构和功能。


正确答案:胰岛分布于胰腺腺泡之间,是由内分泌细胞组成的细胞团。胰岛的腺细胞排列成团成索,其间有丰富的有孔毛细血管。腺细胞将激素释放入血。腺细胞间有紧密连接和缝隙连接。人胰岛主要有A、B、D、PP四种细胞,某些动物的胰岛内还有D细胞、C细胞等。A细胞体积大,多分布在胰岛的周边,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升高。B细胞体积小,数量最多,分布于胰岛中央,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降低,若缺乏胰岛素,则引起糖尿病。D细胞分布于A、B细胞之间,数量最少,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调节A、B细胞的分泌活动。PP细胞数量也很少,除分布于

第9题:

对核仁的描述,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

  • A、核仁是无膜的网状结构
  • B、核仁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RNA和DNA
  • C、核仁内的DNA具有转录mRNA的功能
  • D、核仁在间期存在,分裂消失

正确答案:A,B,D

第10题:

试述结构功能主义和传播功能研究的联系


正确答案:对传播功能的研究,是本世纪50年代以来传播学所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这源自西方社会学的结构功能主义学派,并吸收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因此,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观点在传播功能研究中的应用和发展。结构功能主义学派是西方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学派,从30年代起占据社会学研究的主流地位,至70年代末渐趋式微。它主张从理论角度研究整个社会,重点研究社会的结构及其各组成部分之间在功能上的差异和相互关系。结构功能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和默顿。功能主义的主要观点是把社会看作一个具有一切必要生存功能的体系,也就是社会体系,而社会体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统一体。社会作为人类的利益、活动的有机体,必须被看作是一个体系,并以功能的观点去看待它。而默顿所主张的功能分析方法则是社会学和社会人类学使用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通过将社会或文化现象置于更为广阔的背景之中去研究它们在社会中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功能分析方法和传播的社会功能,二者关系较为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