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有色C对无色c为显性,圆粒Sh对皱粒sh为显性,当CcSh

题目

玉米的有色C对无色c为显性,圆粒Sh对皱粒sh为显性,当CcShsh×ccshsh杂交后,所得1000粒中有50粒为有色皱粒,其交换值为()

  • A、5%
  • B、10%
  • C、15%
  • D、20%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黄色圆粒与绿色圆粒杂交,子代数量统计如下:



(1)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基因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F1中不同于亲本基因型的杂交比例为__________。
(3)F1中一株黄色圆粒与绿色皱粒杂交得F:,表现型比例应为__________或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1)YyRr;yyRr
(2)1/2
(3)1:1:1:1;1:1
解析:
(1)依据题意,发现圆粒:皱粒为3:1,黄色:绿色为1:1,依据孟德尔遗传定律,我们可以确定亲本基因型为YyRr和yyRr。



第2题:

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是显性,黄粒(G)对绿粒(g)是显性,则Ttgg和TtGg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种类依次是()

A5、3

B6、4

C8、6

D9、4


B

第3题:

豌豆黄色子叶、圆粒种子的亲本与绿色子叶、皱粒种子的亲本杂交,F2中四种表现型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

A、1:2:2:1

B、3:1:1:3

C、9:3:3:1

D、1:3:3:9


参考答案:C

第4题:

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是显性,黄粒(G)对绿粒(g)是显性,则Ttgg和TtGg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种类依次是()

  • A、5、3
  • B、6、4
  • C、8、6
  • D、9、4

正确答案:B

第5题:

玉米中非甜玉米(Su)为甜玉米(su)的显性,今有一粒非甜种子,试问用什么方法证明它是非甜纯合体(SuSu)或非甜杂合体(Susu)?


正确答案:将这粒种子种下后人工自交,如果果穗上结的种子全为非甜种子,证明这粒非甜种子是纯合体(SuSu);如果结的种子出现了甜与非甜的分离,表明这粒非甜种子是杂合体(Susu)。

第6题:

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黄色圆粒与绿色圆粒杂交,子代数量统计如下:

(1)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基因类型为_____,______。(6分)

(2)F1中不同于亲本基因型的杂交比例为__________。(3分)

(3)F1中一株黄色圆粒与绿色皱粒杂交得F2,表现型比例应为______或______。(6分)


答案:
解析:
(1)依据题意,发现圆粒:皱粒为3:1,黄色绿色为1:1,依据孟德尔遗传定律,我们可以确定亲本基因型为YyRr和yyRr。

(2)代中子代的基因型分别为

表现型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3:1:3:1。代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杂交比例为1/4上,不同于亲本基因型的杂交比例为1/2。

(3)F1代黄色圆粒可能为一1/3YyRR或2/3YyRr、与绿色皱粒yyrr杂交,F2代表现型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1:1;或表现型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1:1:1:1。

第7题:

豌豆种子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让绿色圆粒豌豆与黄色皱粒豌豆杂交,在后代中只有黄色圆粒和黄色皱粒两种豌豆,其数量比为1:1。则其亲本最可能的基因型是()

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


B

第8题:

玉米籽粒的质量指标中不完善粒的含量,当玉米≥650g/L时,不完善粒≤6%。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9题:

豌豆按种子形状可分为()二种类型。

  • A、圆粒
  • B、肾形
  • C、扁粒
  • D、皱粒

正确答案:A,D

第10题:

大麦中,带壳(N)对裸粒(n)为显性,散穗(L)对密穗(l)为显性,今以带壳散穗纯合体(NNLL)与裸粒密穗(nnll)纯合体杂交,F1与双隐性亲本测交,测交子代为:带壳、散穗228株,带壳、密穗22株,裸粒、散穗18株,裸粒、密穗232株。求交换值。如果让这个F1植株自交,问要使F2代中出现裸粒散穗(nnL-)20株,F2至少要种多少株?


正确答案: 根据题意,测交子代中带壳密穗和裸粒散穗为重组合类型,带壳散穗和裸粒密穗为亲本类型,因而交换值为:(18+22)/(228+232+18+22)×100%=8%
为了计算使F2代中出现裸粒散穗(nnL-)20株时至少要种植的F2株数,就要先计算F2代中出现裸粒散穗植株的理论比例,为此需要根据交换值,列出F1产生的四种配子的比数。
已知F1的基因组合为NL//nl,交换值为8%,所以四种配子的比数为:
0.46NL:0.04Nl:0.04nL:0.46nl
计算双隐性密穗植株的理论百分率:0.46×0.46=0.2116,即21.16%。
则裸粒散穗(nnL-)植株的百分率为:0.25-0.2116=0.0384=3.84%
百分率表明,F2代中出现裸粒散穗植株的机率为100个F2植株中可能出现3.84株,因而如要求出现20株时,可按比例计算所需要种植的F2植株数。
100:3.84=x:20
X.(100×20)/3.84=521(株)
即至少要种植521个F2植株时,才有可能出现20株裸粒散穗植株。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