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判断的发展变化有哪些趋势?

题目

学前儿童判断的发展变化有哪些趋势?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学前儿童判断的发展变化有以下趋势:
(1)判断形式间接化。从以直接判断为主,开始想间接判断发展。
(2)判断内容深入化。判断内容从反应事物表面联系想反映事物本质联系发展,也就是从直接判断向间接判断发展。
(3)判断根据客观化。从以对待生活的态度为依据,开始向以客观逻辑为依据发展。
(4)判断论据明确化。幼儿起先没有意识到判断的根据,以后开始逐渐明确意识到自己的判断的根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学前儿童判断的发展趋势。


答案:
解析:
(1)判断形式间接化; (2)判断内容深入化;
(3)判断根据客观化;
(4)判断论据明确化。

第2题: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发展的趋势有哪些?


正确答案: 第一,学前特殊教育与学前普通教育逐步融合;
第二,学前特殊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逐步走向专业化。
第三,学前特殊教育的对象由明显的残疾儿童逐步包括了不明显的障碍儿童教育。

第3题:

高校教学组织形式发展变化的趋势有哪些?


答案:
解析:
(1)教学活动的小规模化;
(2)教学活动的短学程化;
(3)教学活动的场所呈非课堂化和多样化。

第4题:

简述学前儿童判断发展的趋势。


正确答案: 学前儿童判断发展的趋势:
(1)判断形式间接化;
(2)判断内容深入化;
(3)判断根据客观化;
(4)判断论据明确化。

第5题: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总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总趋势表现在四个方面:
(1)从简单到复杂。
(2)从具体到抽象。
(3)从被动到主动。
(4)从零乱到成体系。

第6题:

学前儿童句型的发展有何趋势?
(1)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1岁~1岁半开始出现单词句,1岁半~2岁半左右出现电报句,2岁以后,儿童逐渐出现比较完整的句子。完整句的数量和比例岁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到6岁左右,儿童98%使用完整句。
(2)从简单句到复合句。2岁后简单句逐渐增加。幼儿使用的主要是简单句。发展的趋势是,简单句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少,复合句逐渐增加,但总的来说,幼儿简单句的比例比较大。
(3)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儿童最初的句子是没有修饰语的,2岁半儿童已经开始吹安一定数量的简单修饰语,3岁时开始出现复杂修饰语,到4岁时有修饰语的句子开始占优势。
(4)从陈述句到非陈述句。儿童最初掌握的是陈述句,整个学前期,简单的陈述句仍然是基本的句型。幼儿常用的句型除陈述句外,还有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等。疑问句出现最早,2岁左右儿童也有单词句构成的疑问句。

第7题: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及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趋势有哪些?


答案:
解析:
答: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1)感知的分化日益细致。感知过程和思维相比,是对刺激物初级的分析综合。分析和综合是既矛盾又统一的过程。在儿童感知发展中分析和综合的水平都不断提高。

  (2)感知过程趋向组合和协调。各种分析器成熟的时间不同,因而各相应感知觉的出现和发展的时间也有迟早之别。一般而言,最早出现的是单个感觉器官的感觉和知觉,此后,感知趋向综合化。

  (3)感知过程概括化和系统化。感知过程分析综合水平的提高,表现为既能对客体进行细致的分化,又能分清主要和次要,并且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概括的反映,把主次特征组成系统。

  (4)感知过程的主动性不断加强。儿童的感知从一开始就有主动性。这种主动性随着儿童的成长而不断增长,儿童感知的目的方向性不断加强。

  (5)感知过程的效率不断提高。随着感知过程分化和综合水平的提高,感知过程系统性和目的性的加强,儿童感知过程的效率逐渐提高,儿童不但可以感知到许多以前不能感知到的事物及其特性,还能够抓住关键性特征,减少多余动作,通过较少的感知动作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

第9题:

学前儿童判断的发展变化有哪些趋势?


正确答案: 学前儿童判断的发展变化有以下趋势:
(1)判断形式间接化。从以直接判断为主,开始想间接判断发展。
(2)判断内容深入化。判断内容从反应事物表面联系想反映事物本质联系发展,也就是从直接判断向间接判断发展。
(3)判断根据客观化。从以对待生活的态度为依据,开始向以客观逻辑为依据发展。
(4)判断论据明确化。幼儿起先没有意识到判断的根据,以后开始逐渐明确意识到自己的判断的根据。

第10题:

现代汉语方言发展变化有哪些趋势?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趋势?


正确答案:现代汉语方言发展由过去的相对封闭变得相对开放。一方面受共同语的影响越来越大,其发展服从于普通话的发展,呈现出向普通话集中靠拢;另一方面,各个方言区内部的差异正日益缩小,呈现出互相集中的趋势,第三方面,相邻方言有互相交融的趋势。原因是近几年我国人口的大流动,特别是上亿人口的民工,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规模流动,这些流动人口把方言带到全国各地,又通过互相接触,与当地方言或别的民工群体方言交融,形成新的方言变体。